新書推薦: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NT$
500.0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NT$
255.0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454.0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NT$
286.0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NT$
296.0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NT$
347.0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NT$
35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
關於作者: |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生于南京,祖籍辽阳。曾祖母孙氏为康熙帝幼时奶姆。祖父曹寅为康熙帝的伴读、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御史。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目錄:
|
第一回 贾宝玉见林黛玉 / 1
第二回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 6
第三回 贾宝玉神游 / 11
第四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 15
第五回 通灵玉巧遇黄金锁 / 20
第六回 王熙凤设毒局 / 25
第七回 凤姐宁府治丧 / 29
第八回 宝玉大展才华 / 35
第九回 元春回家省亲 / 40
第十回 湘云惹怒黛玉 / 44
第十一回 宝玉凤姐遭毒手 / 49
第十二回 黛玉葬花 / 53
第十三回 晴雯撕扇子 / 59
第十四回 贾政怒打宝玉 / 64
第十五回 袭人忠心获夸奖 / 70
第十六回 众姐妹办诗社 / 75
第十七回 刘姥姥进大观园 / 79
第十八回 王熙凤过寿 / 85
第十九回 贾赦欺男霸女 / 89
第二十回 宝钗黛玉解心结 / 95
第二十一回 香菱苦学作诗 / 99
第二十二回 晴雯带病补衣 / 104
第二十三回 贾府元宵开夜宴 / 108
第二十四回 探春治府管家 / 112
第二十五回 紫鹃试探宝玉 / 118
第二十六回 茉莉粉和玫瑰露 / 124
第二十七回 宝玉过寿湘云醉倒 / 129
第二十八回 贾琏偷娶尤二姐 / 135
第二十九回 尤三姐思嫁柳湘莲 / 140
第三十回 痴情女含愤殉情 / 146
第三十一回 王熙凤宁府撒泼 / 151
第三十二回 尤二姐吞金自尽 / 156
第三十三回 黛玉重建诗社 / 161
第三十四回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 / 166
第三十五回 晴雯含冤生病 / 172
第三十六回 宝玉撰文祭晴雯 / 177
第三十七回 薛蟠悔娶迎春误嫁 / 182
第三十八回 黛玉噩梦中惊醒 / 188
第三十九回 贾母安排宝玉婚事 / 194
第四十回 黛玉听谣言求死 / 199
第四十一回 薛蟠再惹官司 / 204
第四十二回 海棠花开预知祸事 / 209
第四十三回 宝玉失玉变痴呆 / 214
第四十四回 黛玉焚稿断痴情 / 219
第四十五回 宝玉误娶薛宝钗 / 224
第四十六回 林黛玉凄惨离世 / 228
第四十七回 探春远嫁金桂误死 / 233
第四十八回 锦衣卫查抄宁国府 / 237
第四十九回 贾母升天鸳鸯死 / 243
第五十回 凤姐病故惜春出家 / 248
第五十一回 宝玉中举后出家 / 253
|
內容試閱:
|
第一回 贾宝玉见林黛玉
传说,当年女娲炼石补天,用掉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最后剩下一块,弃在青埂峰下。谁知这块石头已经有了灵性,能来去自如,可变大变小,想到别的石头都补了天,唯独自己被闲置,整天唉声叹气。一天,山上来了一个僧人和一个道士,见到这块石头,非常喜欢。僧人对石头说:“看起来,你倒算是个灵物,将来带你去富贵人间走一趟吧。”石头很高兴,问他去哪里。僧人笑着说:“日后你就明白了。”说完便和道士飘然离开。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人在梦中见到一位僧人和一位道士,并从他们口中听到一个故事:西方有条河叫灵河,灵河边有块石头叫三生石,三生石边长了一棵草叫绛珠草。这石头原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灵石,整天逍遥自在,见到绛珠草可爱,就每天用露水灌溉。后来绛珠草修炼成为女人,发誓如果灵石投胎人间,她也会跟着一起投胎,用自己一生的泪水回报灌溉之恩。而这僧人和道士,正要带着这块灵石去人间投胎。
这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奇事。贵为城中四大豪门之首的贾家得了一个男孩,这孩子一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块宝玉,因此得名“贾宝玉”。这块玉被家人看作他的命根子,整天让他戴在身上。
一年后,在南方的苏州城,贾宝玉有位表妹也出生了,名叫林黛玉。没有人知道,他俩前世便是那灵河畔的三生石和绛珠草。
林黛玉的母亲去世早,她的外祖母,也就是贾宝玉的奶奶,决定将外孙女接到身边来照顾。起初黛玉不愿意离开父亲,但是父亲说:“你年龄小,身体又弱,在我身边没有母亲教养,更没有兄弟姐妹扶持,不如去你外祖母那里,和舅舅家的孩子在一起,对你也好,我也放心。”黛玉便收拾东西,带奶妈、丫鬟一起登船,远去京城投靠了外祖母。一路随行的还有黛玉的老师贾雨村。
黛玉离船登岸的时候,外祖母早就安排好轿子等着了。以前黛玉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如何如何,而今天光是看这些低等仆人的打扮,就更知不一般。路上她从纱窗中向外看,只见京城街市繁华,人群熙熙攘攘。走了一阵子,忽然见到大街北边有三扇兽头大门,门口蹲着两尊大石狮,门上一块大匾,上书五个大字:“敕造宁国府”。贾家当初兄弟二人,哥哥被封为宁国公,弟弟被封为荣国公,二人住的府邸也就被称作宁国府和荣国府。这两座府邸隔街相望,占了大半条街。林黛玉的外祖母人称贾母,住的地方是荣国府。过了宁国府往西不远,便到了荣国府。
进门下轿后,在众人的引导下,黛玉来到后面的大院。正房五间,雕梁画栋,两边又有厢房3 和游廊,上面挂着鹦鹉、画眉等鸟雀。台阶上坐着小丫鬟,个个穿得花红柳绿,看到黛玉一群人来了,都站起来笑脸相迎,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叨呢,这么巧就来了。”争着撩起门帘,有人向屋里通报:“林姑娘到了。”
黛玉刚进屋子,就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夫人迎上来。黛玉心想这肯定就是外祖母了,刚要行礼,却被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一边大哭一边喊着心肝儿。众人见此情景,都跟着落泪,黛玉也哭个不停。慢慢地,在众人的劝解下,贾母和黛玉才止住不哭。黛玉这时才行礼拜见外祖母。贾母吩咐下人:“今天有客人远道而来,让姑娘们不用去上课了,都过来吧。”
不一会儿,来了三个姐妹。第一个名叫迎春,是大舅贾赦庶出1,她身材适中,略显丰满,看上去很温柔,让人觉得亲切;第二个名叫探春,是二舅贾政庶出,她身材高挑,鸭蛋脸,眼睛俊俏,一股书卷气;第三个名叫惜春,是宁国府里的,现在年龄还小。贾政的长女元春被选入宫中做女史,这时候不在府上。
黛玉赶忙站起来向三个姐妹施礼。众人见黛玉年龄虽小,但举止不俗,言谈得体,只不过身子有些虚弱,就问她吃些什么药之类的话。贾母说:“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服吧。”
话音刚落,就听后院里传来笑声,还说着:“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纳闷:“这里的人个个严肃,大气不喘,是谁敢这么放肆?”只见几名丫鬟围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人身材苗条,衣裙华丽,宛若仙女,丹凤眼3、柳叶眉,虽是满脸笑意,却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