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書城自編碼: 408106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 者: 杨霄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114731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南海盐道:16—19世纪两广盐区生产空间变迁与流通机制
《 南海盐道:16—19世纪两广盐区生产空间变迁与流通机制 》

售價:NT$ 505.0
股票技术分析实战傻瓜书(珍藏版)A股市场的实战应用工具书 原版畅销百万册 全彩沪深股市最新图表资料 股票投资交易
《 股票技术分析实战傻瓜书(珍藏版)A股市场的实战应用工具书 原版畅销百万册 全彩沪深股市最新图表资料 股票投资交易 》

售價:NT$ 500.0
索恩丛书·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
《 索恩丛书·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 》

售價:NT$ 454.0
理想国译丛070:1914年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
《 理想国译丛070:1914年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 》

售價:NT$ 551.0
夜观星空:大众天文学观测指南(第4版)
《 夜观星空:大众天文学观测指南(第4版) 》

售價:NT$ 755.0
假扮名媛
《 假扮名媛 》

售價:NT$ 286.0
索恩丛书·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 索恩丛书·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

售價:NT$ 913.0
ETF全球投资第一课
《 ETF全球投资第一课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唐帝国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取代东亚霸主突厥的实力。这种霸权更迭是主动为之,而且其势之猛、其成之巨、其隳之迅都让我们今天读来啧啧惊叹。当我们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来看待历史,以一种“古今与共”的使命与“苟利国家”的担当时,本书值得我们认真品读。
內容簡介:
本书以李唐武德元年“太原起事”到贞观四年“摧垮突厥”这十年(公元621—630年)为历史背景,通过对《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料重新梳理研究,以现代社会科学分析视角,对李唐集团在纷争乱世中迅速成功崛起,特别是短时间完成霸权更迭、重建泛亚权力秩序的历史脉络进行解析,勾勒出李唐集团在内外重大战略决策和关键路线斗争背后的隐秘线索,还原了中华历史上一次史诗级的大战略实践,揭示出史书背后所隐含的决策与治理、斗争与博弈、阴谋与阳谋的经验与智慧。
關於作者:
杨霄,国家高端智库战略研究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军事科学院战略评估咨询中心特聘咨询专家。长期开展战略决策与国家治理研究,出版有专著《下一场危机》 (2022 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推演:让决策更具洞见》 (2020 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大国远谋:国家中长期风险评估与战略预判》(2019年,时事出版社)。深度参与国家安全重大理论建设系列专项工作,参与编著《总体国家安全观透视》 (2023 年,时事出版社)、《历史与国家安全》(2023年,时事出版社)
目錄
绪论 为时代读史 1
敌盛 “突厥在当时实为东亚之霸主” 8
隋唐之际的国际体系 8
一代雄主隋炀帝的眼泪 13
霸权优势何来:对“戎狄之盛”的再思考 17
崛起只能靠运气吗? 25
事大 晋阳起兵幕后的突厥 29
崛起的原动力:饮食舍止一如突厥 29
第一封信的尴尬:起事之初的战略误判 34
称臣于突厥 42
屈辱还是策略 48
起事:历史讳言的一出“双簧” 52
蓄势 崛起与打压的艰苦抗争 58
第一步就迈入战略分歧 58
崛起太快:与霸权迎头相撞 68
路线能杀人:刘文静之死 73
可汗的女人与野心 87
处罗可汗的激进战略与离奇死亡 95
郑元璹的暗战:历史的无字丰碑 101
剧变 在压力下蔓延的裂痕 110
颉利可汗的新战略 110
李仲文案宣告路线决裂 114
洛阳之役彻底撕裂李唐集团 120
关键时刻郑元璹再为王朝续命 130
刘世让冤死与李世民抗命不归 135
迁都之议引发全面破局 145
决策失能与仓促宣战 159
决断 时代在此幸运转折 166
为什么是玄武门之变 166
仁智宫变与城南校猎 176
五陇阪退敌与“天可汗”登场 184
把戏做足的李世民 193
深埋千年的安元寿墓志 202
萧瑀的困惑与感叹 211
善治 与霸权竞赛的中长期优胜策略 217
“只要温彦博还朝” 217
大战略的确立:治安中国,天下自服 222
太宗临终所授的治国五策 231
傅奕不死之谜 235
五花判事,鲜有败事 244
崛起真的要靠天助吗? 257
摧垮 决战只是宣告胜利的仪式 271
郑元璹一语定乾坤 271
朝野上下只有太宗还要等 277
张公谨六条与李靖天赐机缘 286
唐俭的秘密使命 292
太宗的长线隐蔽布局 299
历史的荣耀 314
余论 历史的隐秘之义与战略史观 321
参考文献 330
內容試閱
绪论 为时代读史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严复《天演论》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回顾自己的辉煌成就时,无法掩饰由此滋长的骄傲情绪:
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定天下,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服,海内乂安,自谓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贞观政要》)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18岁就经略天下、24岁一扫宇内、29岁登极大宝的“雄主”,却在八年前,城下受辱。
公元626年,在长安城外渭水便桥边,鲜衣怒马、纵横宇内的天策上将、刚刚即位登基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与兵临城下的突厥人达成了渭水之盟。自起兵以来就称臣于突厥的屈辱,再一次涌上心头,激发了更强烈的雄心。
短短四年之后,公元630年,太宗在听闻李靖一举“破定襄,报渭水之侮”后,是这样表达自己“雪耻未有此乐也”的情绪的:
太宗初闻靖破颉利,大悦,谓侍臣曰:
“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
于是大赦天下,酺五日。(《旧唐书·李靖列传》)
“坐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就是一代“雄主”渭水受辱数年来的真实写照。而这种在国际霸权下的屈辱,还来得更久,因为“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
这已不是初生帝国第一次遭受致命的打击,两年前,唐高祖李渊就已经无法承受突厥入侵的巨大压力,动议从长安迁都。在东亚的霸主突厥的碾压下,初生的唐帝国瑟瑟发抖。当时的突厥:
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陵中夏。
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俱北面称臣。
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通典》)
然而,历史在长期黯然消沉后突然高调转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渭水边的首都城下受辱的短短4年之后,630年,无往不胜的大将军李靖深入大漠,将天下共主突厥颉利可汗打到狼狈逃窜,最终生擒回都。从这天起,太宗李世民被东亚各民族、部落和国家共推为“天可汗”,成为华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天下共主。
短短4年,当时的国际权力格局出现了颠覆性的逆转。从617年李渊起事算起,也只寥寥十数年间,初唐成就了中原王朝从未有过的辉煌,一跃成为当时的国际体系主导者。
原因,没有写在史书中。只有解读出史书纸下暗藏的“真正的历史”,才能解密唐朝称雄天下的关键十年——从武德四年(621年)到贞观四年(630年)。在这十年里,唐王朝作为一个崛起国,经历了深刻的路线决战,最终一举终结霸权。
尤其是在626年之后,在太宗的主导下开展了大战略的深入讨论研究,建立并运行了先进的决策体制,采取了稳健的经济社会政策,执行了战略坚忍和重大决断稳妥结合的成功策略。最终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成功崛起,完成了复兴的决胜。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段可歌可泣的国际反霸权斗争成功后,朝野上下的荣光与欢愉。一起来体味一下一千四百年前,我们成功摧垮霸权、重建国际体系后的感动。
贞观八年三月甲戌,高祖宴西突厥使者于两仪殿,顾谓长孙无忌曰:“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无忌上千万岁寿。高祖大悦,以酒赐太宗。
太宗又奉觞上寿,流涕而言曰:“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遵圣旨,岂臣之力!”于是太宗与文德皇后互进御膳,并上服御衣物,一同家人常礼。(《旧唐书》)
634年,在宴请西突厥使者的宴会上,已经是太上皇的李渊感慨到,如当今这般天下来归,建立起如此鼎盛的国际体系和秩序,这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有。
太宗李世民闻言也颇为感慨,以致慨然流涕。于是父亲李渊赐酒,世民举杯祝寿,并与长孙皇后一起进膳、上御衣物,一家人其乐融融。
是岁,阅武于城西,高祖亲自临视,劳将士而还。置酒于未央宫,三品已上咸侍。
高祖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太宗奉觞上寿曰:“臣早蒙慈训,教以文道;爰从义旗,平定京邑。重以薛举、武周、世充、建德,皆上禀睿算,幸而克定。三数年间,混一区宇。天慈崇宠,遂蒙重任。今上天垂祐,时和岁阜,被发左衽,并为臣妾。此岂臣智力,皆由上禀圣算。”
高祖大悦,群臣皆呼万岁,极夜方罢。(《旧唐书·高祖本纪》)
这一年,在长安城西还组织了盛大的阅兵式。太上皇李渊亲自前往。又在未央宫置酒,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高祖再次感慨,胡越一家,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有啊。太宗也再次回顾了起事以来的历次重大成就,朝堂群臣一片欢呼,群情激昂,竟夜方休。
这些字字句句,都流露着历史的荣耀。每一段历史,都映照着现实。初唐的成功崛起,刚刚好映照着我们今天的现实。曾经我们看初唐,多是些群雄争霸、夺嫡权谋。我想在这本书里,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初唐如何在崛起中应对霸权打压,并成功地在较短时间内赢得了国际竞争的胜利。
这个话题的起点,是陈寅恪先生所观察到的初唐时代突厥霸权体系的强盛,以及此后提出的“外族盛衰的连环性”这样一种“运气论”。
这个研究的背景,是我们重新审视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大格局,以及用我们当今的时代去观照曾经的历史。用大趋势、大线索,来理解历史,而不只是考据历史。
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英国大历史学家卡尔没有历史学学位,终其一生通过外交实践探究历史与时代的关系。他在《历史是什么》中介绍了这样一些观点。
我们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
历史不是对这一时期事件详尽记录的叙述,而是分析那些形成发展主要线索的事件。
历史学家需要一种富于想象的理解力,以透视正在其研究视野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其行为之后的思想状态。
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进程,或称之为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对话,不是一场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之间的对话,而是今日社会与昨日社会之间的对话。
历史是今时与往昔的对话者,必须有更多的现实关切,也必须做更艰难的取舍。在时光的交错辉映中,我们走在一个大时代的风云里。在历史的波涛中,我们总能看到那对熟悉的双眸。在变与不变之间,我们总能找到曾经的点滴启发。因为映照在关山万重的,永远都还是同样的那一轮明月。窗棂下的青苔寒阶,千百年来只是变换了往来人。今年花胜去年红,似曾相识燕归来。
当我们带着时代的使命再去读史,就有了完全不同的体会。流光溢彩之中,满满都是前人留下的窸窣线索。在茂林蒿草之间,今时直通往昔的时代印记斑驳陆离。
决胜与复兴,就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现实关切。今天的读史,就是这样一种今时与往昔的对话。这场对话的些许目的,是为了与有同感的贤达共一丝灵犀之通。因为实际上,答案已经都在,往往只需要一个确认。而“初唐路径”就是这样一个触发机关。
为时代读史,是为了走得更远,走得更快,走得更好。我们饱含拳拳赤胆,爱得太深,对顺遂与达至的渴望无以言表。拔剑四顾,前路熹微。我们似乎清亮地听到,古人在纸背上的殷殷嘱托。前人曾经踏遍荆棘寻出的路,无论后人穿什么样的鞋子,历史都将指引着我们到达。深深浅浅之间,唯愿今昔更胜往昔。
于是,就用史书的边栏侧记,留下我们对时代命题的微末注解。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