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NT$
398.0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NT$
403.0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NT$
454.0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NT$
454.0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NT$
352.0

《
应对百年变局Ⅲ
》
售價:NT$
398.0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1.本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配套教材,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雕塑、造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志在成为艺术家的青年学生及雕塑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2.本书根据雕塑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从美学理论、历史背景等角度阐述了中国雕塑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比照绘画、诗歌等其他艺术形式,系统地归纳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中国雕塑的艺术风格。
|
內容簡介: |
《中国雕塑》根据雕塑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从美学理论、历史背景等角度阐述了中国雕塑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比照绘画、诗歌等其他艺术形式,系统地归纳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中国雕塑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审美观有两个重要的因子:一是起源于楚文化、延伸至汉文化的浪漫美学;二是起源于秦文化的理式美学。这两个因子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交融,或多或少地体现在各个历史时代的艺术中,影响了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审美观,直至今日。《中国雕塑》在阐述中国美学起源的基础上,将中国雕塑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方式按照朝代顺序进行介绍,体现了这两个因子在其中的传承和影响。
《中国雕塑》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雕塑、造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志在成为艺术家的青年学生及雕塑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吴彤
----------------------------
吴彤,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有将近20年中国雕塑课程教学经验,长期从事雕塑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教材和专著多部。
|
目錄:
|
第1章?中国美学的起源
1.1 中国远古美学的建立
1.1.1 中国远古美学的起源及演进阶段
1.1.2 中国远古美学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基础
1.1.3 中国远古美学的整体结构/
1.1.4 中国传统器物与中国文化中“礼”的联系
1.1.5 “中和”:中国之美的思想基础
1.1.6 “美—文—玉”与中国之美
1.1.7 朝廷之美:威仪
1.1.8 观:中国审美方式的主要特点
1.1.9 乐与中国美感的特点
1.2 远古美学: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
1.2.1 石器时代背景介绍
1.2.2 中华文明的曙光
1.2.3 注重实用性:以陶器为例
1.2.4 方圆温润,概括大方:以玉器为例
1.2.5 活泼开放,和谐统一:以纹饰为例
1.2.6 古拙朴实:以雕塑为例
1.2.7 中国雕塑美学的起源与发展结构图
思考题
第2章?夏商西周雕塑
2.1 夏商西周美学观的建立
2.1.1 夏朝美学观建立的背景
2.1.2 商周时期美学观的建立
2.2 夏朝造型艺术
2.2.1 庄重沉稳:以陶器为例
2.2.2 朴实神秘:以青铜器为例
2.3 商周造型艺术
2.3.1 中原地区造型艺术:以青铜器为例
2.3.2 长江以南造型艺术:以三星堆青铜器为例
思考题
第3章?先秦时期雕塑
3.1 先秦美学思想
3.1.1 朝廷美学的演进及三大人物形象
3.1.2 美学思想
3.2 春秋战国时期的造型艺术
3.2.1 春秋战国造型艺术:以青铜器为例
3.2.2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
3.2.3 造型浪漫鲜活,影响两代:以楚国漆器为例
3.2.4 造型生动流畅,艳丽繁复:以织锦为例
思考题
第4章?秦汉雕塑
4.1 秦汉美学思想
4.1.1 秦汉大一统与巨丽美学
4.1.2 秦代美学观:儒道互补,相互交映
4.1.3 汉代审美
4.2 秦代造型艺术
4.2.1 遵从客观:以秦俑为例
4.2.2 气势雄伟:以建筑为例
4.3 汉代造型艺术
4.3.1 汉代造型艺术的特点
4.3.2 汉代造型艺术的材料
4.3.3 汉代一些地区的画像石和画像砖
4.3.4 汉画像砖上的形象
4.3.5 汉画像砖制作方法:减地平雕加阴线刻
4.3.6 汉代造型艺术:瓦当
4.3.7 汉代造型艺术:不同地区的俑
4.3.8 汉代造型艺术:马的形象
4.3.9 汉代造型艺术:其他动物俑
4.3.10 汉代造型艺术:石雕
4.3.11 汉代造型艺术:玉器
4.3.12 汉代造型艺术:金银器
4.3.13 汉代造型艺术:阙
4.3.14 汉代造型艺术:漆器
4.4 汉代墓葬艺术与社会风气
4.4.1 汉代的墓祠形制
4.4.2 汉代墓葬雕塑的建筑及装饰
4.4.3 汉代墓祠画像与当时的社会风气
4.4.4 汉代墓葬艺术中的明器
4.4.5 汉代墓葬艺术中的胡人形象
4.4.6 墓主人死后灵魂进程
思考题
第5章?魏晋南北朝雕塑
5.1 魏晋南北朝美学观的建立
5.1.1 社会背景
5.1.2 士人美学体系
5.2 魏晋南北朝造型艺术
5.2.1 陵墓雕塑
5.2.2 石窟雕塑
5.2.3 陶俑
5.2.4 画像砖
5.2.5 青州龙兴寺佛造像
思考题
第6章?隋唐五代雕塑
6.1 隋唐五代美学观的建立
6.1.1 隋代美学观的建立
6.1.2 唐代美学观的建立
6.1.3 五代美学观的建立
6.2 隋代造型艺术
6.2.1 继承北朝风格:以石窟艺术为例
6.2.2 圆润饱满,影响唐代:以四门塔、莫高窟造像为例
6.2.3 追求格律感:以莫高窟服饰纹样为例
6.3 唐代造型艺术
6.3.1 俗即雅:以壁画、雕塑为例
6.3.2 以形写神:以唐俑为例
6.3.3 富贵雄强,广大和谐:以陵墓雕塑为例
6.3.4 承袭北魏,曹衣出水:以天龙山石窟雕塑为例
6.3.5 阳刚与阴柔之美并存:以莫高窟雕塑为例
6.3.6 受外来文化影响:以金银器为例
6.4 五代造型艺术
6.4.1 从唐到宋的过渡
6.4.2 承袭唐制,世俗写实:以五代明器雕塑为例
思考题
第7章?宋代雕塑
7.1 宋代美学观的建立
7.1.1 影响宋代美学风貌的四大功能场
7.1.2 宋代美学观的本源
7.1.3 宋代的审美心态
7.1.4 宋代造物审美主体
7.1.5 形成宋代造物审美观的背景
7.1.6 宋代美学观:禅宗美学
7.2 宋代造型艺术
7.2.1 文人气质的体现:以宋瓷、安岳石窟和晋城青莲寺塑像为例
7.2.2 超越仪轨的造型:以崇庆寺十八罗汉为例
7.2.3 禅宗美学:以梁楷画作为例
7.2.4 传承历史,文化交融:以大足石窟为例
7.2.5 世俗化与生活化:以晋祠为例
7.2.6 严谨内敛:以陵墓雕塑为例
7.2.7 陵墓肖像:屏风图像的流行
7.2.8 宋代园林
思考题
第8章?辽金元雕塑
8.1 辽金元美学观的建立
8.1.1 辽金元美学的重组
8.1.2 辽金美学观的建立
8.1.3 元代美学观的建立
8.2 辽金造型艺术
8.2.1 汉化审美:以辽金绘画为例
8.2.2 佛道融合:以辽金寺庙塑像为例
8.2.3 其他雕塑
8.3 元代造型艺术
8.3.1 海纳百川,宗教交融:以居庸关云台浮雕为例
8.3.2 承上启下,东西兼容:以元代陶瓷器皿为例
8.3.3 通俗写实:以晋城玉皇庙、龙山石窟和明器为例
8.3.4 元代建筑
思考题
第9章?明清雕塑
9.1 明清美学观的建立
9.1.1 明清美学的基本面貌
9.1.2 明代美学观的建立
9.1.3 清代美学观的建立
9.2 明代造型艺术
9.2.1 文人自觉,承袭宋制:以陵墓雕塑、家具和瓷器为例
9.2.2 重情尚真,非教化之乐:以寺庙雕塑为例
9.3 清代造型艺术
9.3.1 世俗写实:以筇竹寺罗汉塑像与民间工艺雕塑等为例
9.3.2 精美秀丽的审美风尚:以清代陵墓雕塑、北京故宫雕塑为例
9.3.3 雅俗共赏,集古往之大成:以清代瓷器为例
思考题
第10章?近代雕塑
10.1 近代美学观的建立
10.1.1 近代历史状况
10.1.2 近代美学观的形成
10.2 近代造型艺术
10.2.1 近代雕塑艺术的进程
10.2.2 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行
10.2.3 激发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
思考题
第11章?当代雕塑
11.1 当代美学观的建立
11.2 当代造型艺术
11.2.1 当代造型艺术概述
11.2.2 当代雕塑的发展历程
11.2.3 学院中的中国传统雕塑教育
11.2.4 当代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