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符号:中国家具

書城自編碼: 40884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随笔
作 者: 王睿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3095445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NT$ 255.0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NT$ 356.0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NT$ 500.0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NT$ 306.0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689.0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NT$ 356.0

編輯推薦:
中国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它的演变历程是一部实用与艺术并重的历史文化长卷
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
对世界家具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內容簡介:
“中国符号”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而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性读物,该系列图书选取了乐器、神话、剪纸、匾额、书法、石窟、篆刻、家具、书院、科举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阐述其发展历史和思想流变,力求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
《中国家具》一书梳理了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传统家具常用的材质、木制家具的工艺技术以及历代家具中常见的装饰纹样及其文化内涵。通过整理解析中国家具在中国诗歌中的文化体现、在传统伦理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域外家具的接纳与改造、对周边地区及世界的影响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家具蕴含的丰富文化基因、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關於作者:
主编简介:
朱辉,男,1985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委员会主任、《雨花》杂志主编。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已发表长篇小说《我的表情》《白驹》《牛角梳》《天知道》《万川归》,出版《朱辉文集》(十卷)。曾获“鲁迅文学奖”。
王睿,生于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就职于重庆师范大学,讲师。从事艺术理论与实践类课程教学多年。
目錄
中国家具的发展脉络

006·第一节 中国家具的起源
012·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家具
026·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家具
038·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
046·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家具
060·第六节 五代时期的家具
066·第七节 宋、元时期的家具
080·第八节 明朝时期的家具
102·第九节 清朝时期的家具

 中国家具的材质

129·第一节 木制家具
150·第二节 藤、竹、草家具
160·第三节 石制家具
 中国家具的特征及文化基因

178·第一节  中国家具的工艺技术(木制家具)
190·第二节 中国家具的装饰纹样及文化内涵
209·第三节 诗坛佳话中的家具
218·第四节 中国家具与社会生活

第四章  中国家具的文化价值和世界地位

229·第一节 中国家具对域外家具的接纳与改造
233·第二节 中国家具对周边地区及世界的影响
內容試閱

我们知道,符号是一种标识或印记。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积淀,具备明确而且醒目的客观形式;也是精神表达的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意义。文化符号,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容颜。
一国与他国的区别,很重要的是精神和文化。中国历史数千年,曾遭遇无数次兵燹和灾害,却总能绝处逢生,生生不息,至今仍生机勃勃,是因为我们拥有着深入血液、代代相传的强大文化基因。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身上都流淌着饱含中华文化基因的血液。
文化发展浓缩到一定火候,自然会拥有符号功能,产生符号意义。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外在表现和深刻内涵,凸显着我们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形象。
作为符号的中华文化,遍布中华大地,也潜藏于我们的心灵。我们在很多古宅前见过“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家庭的古训,耕田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高德。类似的楹联还有很多。再说匾额,“正大光明”悬于庙堂之上,“紫气东来”“和气致祥”“厚德载福”则多见于官邸民宅。它们是中华景观的点睛之笔,也是我们的精神底蕴。
文化需要我们的珍视。都听过二胡曲《二泉映月》,但这首曲子也曾命悬一线。1950 年,华彦钧贫病交加,栖身于无锡雷尊殿,已不久于人世, 南京国立音乐院教授杨荫浏偶然间得知此曲,很快找到了阿炳,他们用当时少见却算是先进设备的钢丝录音机,录下了阿炳自称“二泉印月”的杰作。他们又录下了二胡曲《听松》和《寒春风曲》, 第二天,还录下了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其时阿炳已沉疴在身,衰弱不堪,当年年底,阿炳就去世了,这六首弥足珍贵的录音就成了阿炳的稀世绝唱。这曲早已走向世界的音乐, 如果不被抢救,恐怕早已湮灭。
文化是坚韧的,但文化的载体或结晶有时却也很脆弱。外国人建造宫殿主要用石头,而我们主要用木材和砖头,这也是我们的古代宫殿难以保存千年的原因之一。家具则无论中外,都是木质的,相对于我们漫长的文明,家具显然脆弱娇贵。启功先生以“玩物不丧志”誉之的王世襄先生,精于古代家具、漆器、绘画、铜佛、匏器的研究, 对明代家具和古代漆器尤有贡献。他早年在燕京大学接受西式教育,却醉心于中国古代器物,穷毕生之力,搜集了无数珍贵文物,并为它们做出了科学便捷的索引。他的代表作《明式家具研究》已成为众多爱好者的工具书,上世纪90 年代出版后,有晚辈因书价昂贵有所抱怨,王世襄先生闻之, 专门登门赠书,以泽后人。黄苗子先生谓其“治学凭两股劲:傻劲和狠劲”;杨乃济先生评其“大俗大雅,亦古亦今,又南又北,也土也洋”;张中行先生感叹“唯天为大,竟能生出这样的奇才”, 博雅的王世襄先生当得起如此赞誉。2003 年现身于公众面前的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就是王世襄先生丰赡收藏中的一件,世人何其有幸,终于聆听到大唐盛世的悠扬琴音。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某些文化器物的实用性、功能性可能逐渐减弱乃至丧失,但是它们对人类的精神活动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它们在创新中弥散、繁衍。研物可立志,在研究和把玩琢磨中,中华文化在现实生活和全球竞争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我们的传统服饰,近年来就常常成为国际品牌的流行元素; “功夫熊猫”早已成为国人自豪的网络热语;大型游戏《黑神话:悟空》2024 年横空出世,成为一时之热,我们理应向明万历年间的南京书商“金陵世德堂唐氏”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他们以《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之名出版了神魔小说《西游记》。没有《西游记》作者不计名利的心血,没有出版家的独到眼力,就没有在一代人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周星驰系列电影,当然也不会有在大小屏幕上闪烁的《黑神话:悟空》。《黑神话: 悟空》风靡全球,还将不断孳生繁衍,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
中华文化丰富而多元。《中国符号》第一辑含括了节气、家训、民俗、诗词、楹联、瓷器、建筑、骈文、汉字、绘画,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匾额、家具、剪纸、科举、乐器、神话、石窟、书法、书院、篆刻等,是“第二辑”。第二辑并非第一辑的简单补充,它们均是我们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中华文化最璀璨的亮点。从文化的表现形态看,如果我们把匾额、剪纸、书法、篆刻等理解为二维表达,石窟、家具就是三维,而音乐、神话、书院、科举则是多维或制度性的,它们弥散在文明的光阴中,将伴随着漫长的时光,与我们的文明一起走向世界,走向遥远的未来。
《中国符号》第二辑的出版令人欣慰。多位专家学者贡献了学识,付出了努力。它对弘扬中华文化,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定有所助益。
是为序。
朱辉

中国家具的发展脉络

家具作为家里的器具,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更是特定时代的物质文化产物。 从古代到现代, 家具的种类、 材质、 设计和功能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家具, 我们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审美趋势、思想情感以及生产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自文明之初,原始中国人的生活起居习惯应该和低矮的地面密切相关。最开始,人们可能是收集干燥的草茎和树叶作为铺垫物来保暖、防潮,获得相对舒适的环境。随着人们逐渐掌握缝纫、编织技术,开始缝皮制衣、结草成席,也就出现了最为原始的家具—席。席是中国人自远古一直使用至今的最古老家具,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家具之一,它在中国“礼”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一时期,先民们创造性地发明了榫卯技术, 木构建筑和木制低矮家具随之出现,“家”的概念逐渐地成形, 人们的起居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席在此时成为生活的中心,人们开始在席的周边摆放各种陶器及生活用品,围绕着席生活。生活起居习俗确立后,生活礼仪逐渐地产生,“礼” 文化也由此诞生。以席为中心的生活习俗在后来随着各种矮足、高足家具的出现逐渐地演变为古代中国,特别是中国北方, 以床榻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席纹在文明之初也是重要的装饰纹样,在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大量陶器的表面都能看到席纹。
随后中国进入夏、商、两周时代,这时冶炼技术的发展使得金属器物、工具开始普及,家具的材质不再拘泥于植物,出现了大量青铜家具和石制家具。金属工具的使用还使得木作技术飞速发展,漆木家具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质量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在这时遵循着最为古老的“踞坐”礼仪,家具的样式以低矮型家具为主。
秦代、汉代、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制漆工艺和木作工艺都得到了发展,漆木家具成为社会主流。秦—西汉时期,低矮型家具已经发展完备, 形成了系列家具。进入东汉以后,佛教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生根发芽,域外文化与中华文明有了交流与碰撞。人们的生活习俗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由低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演变的端倪,席地而坐逐渐转变成居坐床榻。家具的品种和样式在这时变得更加丰富,胡床、胡椅、矮椅子、矮方凳等家具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域外家具和本土家具开始融合,榻和床的高度也逐渐地升高,人们的审美喜好也随着民族融合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漆木家具颜色以黑、红两色为主,主要的装饰纹样为云纹、神兽纹等。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卷草纹、火焰纹、狮子纹、璎珞纹、飞天纹等纹饰开始出现,并在后世逐渐地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一部分。
隋、唐时代,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繁荣的高峰期。人们生活中的家具种类繁多、样式丰富且工艺精湛,椅、凳、桌、几、案、箱、橱、床、架、屏风等我们熟知的中国古典家具基本都已出现,家具的材质也有了硬木和软木的区分。唐代社会手工业分工已经高度完善,可以生产几乎所有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各种工艺技术开始运用到家具的生产中,使得这一时期的家具以精美华丽著称。而大唐帝国开放的思想、繁荣的商业、庞大的疆域使得东西方交流频繁而密切,中国家具、中国文化开始了与域外文明的深度交流与融合。人们生活中的家具和习俗开始了变革,此时中国家具也开始了输出之旅,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圈里的其他国家。
宋代进入了中华文明的巅峰期,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繁荣, 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手工业也进一步细化,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彻底地改变,中国家具进入了高坐垂足时代。宋代木作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硬木资源的大量引进,使得这一时期的家具结构强度有了显著提高,装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家具的审美由唐代的奢华变成了素雅简洁,装饰方式也更多采用了线脚装饰,梁柱式框架结构最终替代了箱型壸门式结构。装饰与结构的结合,使得桌椅四足断面不仅有简单的方形和圆形, 还出现了马蹄形等更多的样式。新的样式、新的材料、新的结构、新的装饰,中国家具此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面貌,为后来进入发展巅峰期的明式家具奠定了基础。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交流频繁密切。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审美情趣也随之逐渐普及, 影响到市民群体。社会各阶层对于营造“家环境”的需求远超前世。建筑和园林的大发展使得社会对于家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系统化。家具出现了“成套”的概念,人们在园林、厅堂、书斋、卧室等不同的起居环境中根据不同的审美需求,进行合理的家具配置。家具作为“家环境”的重要营造元素,充分契合这一时期“文心匠气”“崇尚简约,尽弃繁缛”的审美情趣,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合中式“礼”文化的式样,被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遵循“发乎性情,由乎自然”的原则,以体现材质的天然色泽和自然纹理著称,所选用的木材多为硬木, 除大量使用中国本土的木材外,得益于明朝前期繁荣的海上贸易,东南亚、南亚大量珍贵的硬木被进口用作家具制作,有记录记载明代家具还曾使用过非洲的木材。随着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的长足发展,市民文化的兴盛,《天工开物》《园冶》《髹饰录》《鲁班经》《长物志》等和家具、园林相关的著作应运而生, 家具文化逐渐成熟。明式家具最值得人们赞叹的除了明榫、半榫、格角榫、夹头榫等复杂的榫卯工艺,还有攒边、霸王枨、罗锅枨等多种结构与装饰结合的工艺形式。明式家具结构科学严谨, 造型文雅简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庸”哲学,是中国家具的最高峰,也是世界家具史上最为璀璨的明珠。
清代社会的封闭使得中国家具在各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上缓慢、停滞。清前期主要延续了明朝家具的样式和特点,制作工艺精湛,材质以各种进口硬木为主。清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封建社会最后的繁荣期,家具的需求呈现出兴旺的局面。家具风格在此时由明代的简洁俊美转为奢华厚重,对于奢靡、富贵的追求使得清中期家具对高档名贵材料保持了极大的热情,常常用各种工艺技术将各种材料结合在一起以突显豪奢,这也成为清代家具的特色。这一阶段的中国家具的风格还受到外来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广州、苏州、北京等出现了家具生产中心,并发展出了具有各自特点的家具风格。到了清晚期,国力衰弱,家具的材质不再精良,家具的装饰也已经不再精美,传统中国家具繁华不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