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書城自編碼: 409030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 者: [英]约翰·斯托里 [John Storey]著 王雅杰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61146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NT$ 347.0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NT$ 265.0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NT$ 296.0
销售的力量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NT$ 454.0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NT$ 296.0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NT$ 403.0
陈寅恪四书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NT$ 1469.0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1.我们每天都在消费,却很少有人追问消费究竟是什么。本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消费的概念、驱动消费的原因、消费与日常生活,阐释消费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
2.为什么“买买买”失去了购物快感?为什么抠抠搜搜花了许多钱?消费需求有时是被制造出来的需求。
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作者约翰·斯托里新作,适合将消费作为研究对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
內容簡介:
消费无处不在,消费行为背后隐藏的符号和信息,左右着购买决策,塑造着我们的个体身份认同、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观。
消费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的事,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消费究竟是什么。本书从社会学视角切入,对消费型社会展开研究,对消费的概念,驱动消费的原因,消费与日常生活等话题进行阐述,探讨了消费行为的动机和意义。
關於作者:
[英]约翰·斯托里(John Storey)
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专注于文化理论、大众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从流行文化到日常生活》《消费理论》《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等。
目錄
第一章 作为重要的社会学概念的消费
消费的平凡性?
消费与资本主义式消费主义?
作为过程的消费?
作为话语的消费?
注释?
第二章 什么驱动了消费
马克思、异化和消费?
社会模仿?
浪漫主义伦理?
消费与操演性(performativity)?
注释?
第三章 解读消费
作为操纵的消费?
作为沟通的消费?
作为游猎的消费?
注释?
第四章 可持续消费与资本主义式消费主义
可持续消费?
资本主义消费社会?
推销资本主义?
人类世?
资本世?
注释?
第五章 媒体化消费
媒体化?
媒体恋爱?
初步结论?
注释?
第六章 消费与日常生活
象征性互动论?
常人方法论?
现象社会学?
行动者网络理论?
实践理论?
注释?
第七章 文化研究后的社会学
文化研究?
识字的用途?
阅读乌托邦小说?
注释?
后记 反消费
注释?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作为重要的社会学概念的消费
在开头这一章中,我解释了为什么消费是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原因有两个:消费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的事,并且消费展露了人的能动性。随后,我区分了作为人类历史一部分的一般消费和始终处于历史流变的特定消费形式。正如我们所体验到的那样,消费是我们所谓的资本主义式消费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接下来,本章讨论了作为过程的消费。我并没有将它理解成单一的事件、购买的那一刻,而是认为它由一系列时刻组成。消费过程至少包含四个方面:我们消费的“原因”、消费的“物品”、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物品产生的“影响”。最后,本章探讨了不同的理论方法如何构建自身对消费这一研究对象的理解。因此,对于消费的界定将因章节而异。
消费的平凡性
消费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的事。它不只是购物的另一种说法。当我们吃东西、看书或看电视、参观美术馆或在酒吧消磨夜晚时,我们都是在消费。不存在部分人可以置身事外的“消费世界”。我们都是消费者,这也是消费是重要的社会学概念的第一个原因:它有助于分析我们彼此之间以及我们与周围世界的互动(见第三章和第五章)。
消费是社会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与“能动性”概念相关联——消费是人们的行为,而不是向他们施加的行为或因他们的行为而敞开的可能性。在重点关注消费之前,人们认为消费品的意义和用途取决于它们的生产方式,或是其自身简单无声的物质特性(见第三章)。全新的消费概念挑战了这种思维方式:消费品不是无声的、可预见的生产终点,而被重新认定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消费是我们所做出的涉及使用和意义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介入文化的方式(见第二章、第四章和第七章)。
因此,与非常有影响力的《商品帝国》(Trentmann,2017)不同,本书不会将消费供给视为消费本身。在弗兰克·特伦特曼(Frank Trentmann)的叙述中,消费和消费供给是可以互换的。它的含义与消费只有一线之隔。该书将消费解释为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很少探讨实际的消费实践或试图认识这种实践的理论传统。我们可能会获知,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阅读量增加或减少了,但并不会知道人们读了什么、阅读的原因和方式,以及阅读可能产生的影响。特伦特曼讨论水、天然气和电力的供给,就好像这等同于对公用事业的消费。在电影业的发展上,他也做出了类似的论述。但供给和消费是不一样的。人们消费的方式不同于消费的对象。电影的用途和意义不能通过罗列可供观看的电影来确定。这种论述更偏向于事物的可获得性,而不是它们的用途和意义。尽管消费是社会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但真正有关消费的论述却很少。社会学和其他领域中消费研究的兴起正是为了挑战这种研究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特伦特曼的书是对结构的论述,阐释了作为资本主义供给的消费,但很少探讨实际消费行为的能动性。尽管该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社会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成果,但矛盾的是,该书本应在这些学科主张对能动性进行研究之前写成,而不必陷入对结构和能动性无休止的争论中。
消费与资本主义式消费主义
虽然对物质的渴望确实不是资本主义发明的,但在资本主义成为主导生产方式的500年里,人们对物质的欲望无疑大大增加了。我们不应对此感到惊讶,因为对于以不断增加产量为基础的体系来说,要实现自身的再生产,消费是必要的。积累或追求利润是资本主义的当务之急;它绝对需要剥削劳动力并掠夺自然。简单来说,资本主义不能依赖于满足需求,它必须创造需求。如果不增加消费,它将无法实现自身的再生产。因此,它费尽心血地将我们重新定义为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者。
尽管绝不能将消费与消费主义混为一谈,但重要的是要承认,正如本书所论述的那样,消费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即资本主义式消费社会。卡尔·马克思区分了“一般生产”和特定历史下的生产模式。正如他所阐述的,一般生产“是所有社会条件下的共同现象,即无关历史特征,无关人类”(1973:320)。但人类对生产的需求在历史上总是处于特定的生产模式中,即人类一直在生产,但他们的生产方式总是历史性的。换句话说,奴隶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存在“一般消费”,也有特定的消费模式。人类一直在消费,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消费方式不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饥饿总是饥饿,但用刀叉吃熟肉所满足的饥饿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所满足的饥饿是不同的。因此,生产不仅创造消费的对象,还创造消费的方式,这不仅是在客观层面上,也是在主观层面上。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
(1973:92)
在资本主义作为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代对消费的态度、我们的消费实践和消费欲望也发展起来了(见第四章)。简单来说,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版的消费;它是特定历史下的消费方式,是这种历史下的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因此,消费主义不仅是消费,它还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创造出一种观念——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称之为“常识”(1971)——即我们消费的商品定义和表达了我们的身份。消费主义是一种致力于将人首先界定为消费者的实践。此外,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依赖于更同质化的事物,也就是程度更深的资本主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