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也是书画部与宣教部为使专业展览能被更多观众理解而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此书对传播兰亭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希望观众在以后的某一天,不经意地瞥见这本书,仍能回忆起这次珍品云集的兰亭展。
|
目錄:
|
第一章 曲水流觞,成就千古书圣
第一节 曲水流觞与《兰亭序》之成
第二节 出身名门,兼撮众法
第三节 王羲之书艺趣事
第四节 《兰亭序》序文与意境
第二章 帝王雅好,兰亭书法扬名
第一节 唐太宗智取兰亭与兰亭真迹的消失
第二节 宋代帝王的推崇与兰亭拓本的丰富
第三节 乾隆皇帝对兰亭的临学、收藏与鉴赏
第三章 逝本重生,墨本拓本称绝
第一节 孰“摹”孰“临”孰为“拓”
第二节 神龙本兰亭
第三节 虞临本兰亭
第四节 柳公权书兰亭诗
第五节 定武兰亭
第六节 游相兰亭
第四章 兰亭文化,绽放艺术奇葩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书法
第三节 碑帖
第四节 器物
|
內容試閱:
|
第一节 曲水流觞与《兰亭序》之成
自汉起就有一风俗,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人们要结伴去河边游玩嬉戏,沐浴春风,以消除晦气和不祥,这种习俗被称作“修禊”。永和九年353年,也就是王羲之五十岁那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位文人雅士宴集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做诗。就是在这次的文人宴集活动中,著名的《兰亭序》诞生了。
“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四十余位名士列坐溪边,将盛满酒的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入溪水中,沿曲折的水流漂行。羽觞漂至谁的面前停下,谁就要取觞饮酒并赋诗。倘若未能即兴成诗,就要罚酒三杯。这次集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次有名的盛会,当日王羲之与朋友、子侄等人共赋诗37首。事后人们将诗篇汇编成集,并以宴集地点的“兰亭”命名,称《兰亭诗集
参与宴集活动的四十余人中,有11人赋诗两首,15人賦诗一首,还有一些人未有诗作完成。诗集中的诗分四言诗和五言诗,王羲之诗作也有两首收入其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