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NT$
500.0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NT$
352.0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NT$
398.0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NT$
398.0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涵容博大守正日新——我眼中的北京大学精》由郭建荣著,郭先生这本书所选的文章,涉及北京大学的创建、发展和贡献等方方面面,从校园的变迁到校名、校徽和校训,从管学大臣、总监督、校长到办学理念和历史地位,从学科溯源、专业设立、课程体系演变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从对外交流、出国留学到政治运动、社团活动和招收女生等,既有史实考证、客观描述,也有概括评论、解疑释惑,文章主旨纵横交错,勾勒出一幅北京大学校史的立体画面。
|
內容簡介: |
《涵容博大守正日新——我眼中的北京大学精
》由郭建荣著,主要内容:百多年来,北京大学谨记 历史使命,与时偕行,秉持 涵容、博大、守正、日新之风,因此大师云集、人才 辈
出,堪称中国第一学府。
作者是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长期从事北大校 史整
理工作,积累了大量资料。本书所收诸篇涉及北京大 学校 史的方方面面,如从管学大臣、总监督、校长到办学 理
念、历史地位,从学科溯源、专业设立、课程体系演 变到 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从校园变迁到校名、校徽和校 训考
证,从出国留学、政治运动到招收女生入学等,既有 史实 考证、客观描述,也有概括评论、答疑释惑。
《涵容博大守正日新——我眼中的北京大学精
》各篇文章主旨纵横交错,勾勒出了一幅北京大学 校史的立体画面。读者可从所选文章的细微之处,一 点一
滴地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北京大学。
|
關於作者: |
郭建荣
1942年生,河北隆尧人。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长期从事自然辩证法、科技史、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元代科技文化发展管窥》《“人定胜天”的变迁》《中国文化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钥匙》《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探析》《两南联大办学理念初探》等文章百余篇;编著、主编、合主编出版《中国科学技术纪事》《中国科学技术年表》《北京大学史料》《北京大学纪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史》《北大的大师们》《北大的学子们》《北大的才女们》《一清如水——徐光宪”等著作
|
目錄:
|
引言
北大纪闻
管学大臣ABC
第一次呐喊:拒俄运动
北大校长说大学
中国地质学家的摇篮
“颜公馆”与全国之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北大二“平”
北大人关心支持香山慈幼院
勤杂工调任文书
蔡元培为《新潮》辩护
“五大使”出洋与“棉纱大王”
爱因斯坦与北京大学的遗憾
驱彭挽蔡运动
索薪斗争与教育独立运动
九个与六个半
西北科学考查团从北京大学出发
李大钊被通缉之后
徐宝璜:中国新闻学开山祖
单丕:不接聘书的北大教授
北大校园的变迁
说大讲堂
说未名湖
说北大校徽
陆平校长与拼搏的年代
北大方正集团公司的崛起
下辈子还选体操
燕东园32号
北大探寻
张百熙会跪请吴汝纶吗
谁是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杨铨是杨杏佛吗
北大地质学系门建于何时
北大史学系成立于何时
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北大助手
中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机构
——北大歌谣研究会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八十年1918~1998
北大经济学科的创建和发展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北京大学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
老北大出版物述略
北京大学理科课程体系演变的考察A
北京大学英文名的变迁
北大无校训
名师剪影
《北大的大师们》前言
《北大的学子们》前言
《北大的才女们》前言
钦命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张百熙
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张亨嘉
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
蔡元培校长
陈百年先生在北京大学
秉志:中国动物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从务虚到务实的蒋梦麟
钱玄同:汉字革命的旗手
江绍原与迷信研究
疾步人生的曾昭抡
明清史大家郑天挺
江泽涵:将拓扑学引人中国第一人
物理学大师吴大猷
郭永怀:永远值得怀念的人
凡人智者金克木
严倚云:仁爱的化身
用生命译著的赵萝蕤
高小霞:平凡的人生,非凡的探求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
快乐曹宗巽
健美喜勋
石青云笑靥人生
校史杂谈
编修高等学校志刍议
关于校史体例与写法的思考提纲
发挥校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编纂记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史》前言
西南联大办学理念初探
关于西南联大研究的思考
什么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读李大钊《本校成立第二十五年纪念感言》
自省自励,致大致远
——读《国立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竞争与竞赛
中庸调和是大智慧
——关于李大钊等“调和论”的思考论纲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