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零开始做娃衣 娃衣制作指南
》
售價:NT$
407.0

《
读懂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未来
》
售價:NT$
347.0

《
量子前沿:解密未来技术与产业生态
》
售價:NT$
407.0

《
服务的细节138:像销冠一样卖鞋
》
售價:NT$
254.0

《
硅基半导体应变理论与生长动力学
》
售價:NT$
240.0

《
智能图像处理
》
售價:NT$
301.0

《
善一分殊:儒家论形而上学、道德、礼、制度与性别 | 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
》
售價:NT$
509.0

《
泛逻辑理论--统一智能理论的逻辑基础
》
售價:NT$
1520.0
|
編輯推薦: |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外高教中文教材研究,从目前看,有以下一些论文与专著值得关注,这些最具参考意义的有温儒敏的《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温儒敏等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法撰的《走向前卫的文学理论的时空位置——从三本文学理论新著看中国文学理论的走向》等系列学术史回顾论文,部分博士如胡希东的《1950-1980年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观念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论文)、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不过这些论文对新时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涉及不多,多是改革开放前的教材写作的反思。另外,国内对欧美、港台的高等教育教程基本为空白,本选题能将此作为主要的组成内容,具有新颖性,将有力的促进该领域的研究。
绪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温州地区高校教材及文化教育发展概况 上篇 当下的意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教材写作 第一节
自己的声音: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几个特点 第二节 殖民话语与求真模式:《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欧美殖民话语 第三
|
內容簡介: |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将温州地区与欧美、港台地区的高等教育中文教材作为孙鹏程、施晓武、杜彬彬的研究对象,考察其内在的知识话语。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将高等教育论的相关知识与中文教材、文学史研究相结合,似乎是一项“正当时”的工作,正如陈平原教授在2012年所说,“依我浅见,21世纪人文学各学科,将从‘教育的突破’那里获得很大的收益。除了‘教育学’兼及理论与实践,涉及面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因其目前水平不高,容易取得突破。在与心理学、语言学、政治学以及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对接中,教育学有可能突飞猛进,成为下一个‘显学’。面对文学史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诸位若有兴趣翻阅《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或者看看我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的长文《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2009年第6期,2010年第1期,当能明白这一点。
|
目錄:
|
绪论 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方法
上篇 当下的意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教材写作
第一节 重构起点:温州地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与文学研究传统
第二节 大陆范本: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第三节 境外回响:港台模式与英美模式兼具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篇 理论的自觉:文艺学教程研究
第一节 大陆样本:《文学理论要略》
第二节 欧美教程:《批评的视角》
第三节 港台话语:《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等教材特点
第四节 未来的困惑:最新的文学理论教程及其书写困境
下篇 永恒经典与多元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与外国文学教材
第一节 大陆的《中国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研究:人文关怀与方法探索
第二节 欧美的汉学研究及其英美文学研究:对异域的好奇与多元文化
第三节 港台的传统中国文学研究与西洋文学概论:中西学术的细致探究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