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NT$
235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NT$
449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NT$
1520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NT$
500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NT$
439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NT$
500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NT$
245

《
大肠肿瘤的前沿诊疗方法
》
售價:NT$
653
|
| 內容簡介: |
所谓典故,一般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经过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传播和历史的淘洗,有些词语、故事沉淀下来,形成具有特定涵义的文化符号。它们参与历史文化的建设进程,影响着民族文学未来的走向。典故传承着历史,意蕴丰富,是民族文化的奇葩。像“破镜重圆”、“覆水难收”、“一诺千金”、“一鸣惊人”等词都很有讲究。每个看似平凡的词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感人的传说故事。其实就连“典故”这个词本身都大有来历,意味深长。《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记载:“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宋史·宋敏求传》:“熟于朝廷典故。”
典故问题还一直是困扰中外文人和流派的大问题,因典故问题而起的文化论争此起彼伏。像韩愈、黄庭坚、胡适、艾略特这样的文化名人都发表过对典故的看法。支持方认为典故可以提升艺术品质,点铁成金,就竞相以用典高妙相标榜;反对方则认为典故是陈词滥调,有掉书袋之嫌,无节制地用典不但增加了阅读障碍,还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
| 目錄:
|
一字千金
一衣带水
一枕黄粱
一鸣惊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七步成诗
二桃杀三士
人面桃花
入木三分
三令五申
三顾茅庐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千里送鹅毛
千金市骨
大禹治水
女娲补天
山公启事
干将莫邪
才高八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学无术
中流击楫
六月飞雪
……
|
| 內容試閱:
|
一字千金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
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意指文章精妙,不可更改一字。
【人物】吕不韦
战国流行“养士”的风气,贵族和有权势的人都招揽很多人才,养在家中。这样既能使他们扬名,显得他们礼贤下士,关键的时候又有人出谋划策。当时的“战国四公子”就是以养士而名闻天下。
吕不韦是秦国的丞相,他本是卫国的大商人。有一次,他去邯郸做买卖,碰到了在那里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他决定在子楚的身上下一笔政治投资。于是,他花重金帮助子楚回秦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秦庄襄王,吕不韦因功被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太子赢政即位,赢政年幼,吕不韦大权独揽,被称为“仲父”。这时,吕不韦的家中也养了三千门客。这些人中,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为了抬高自己的声望,吕不韦命这些门客博采众家之长,编了一本书,取名《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把书挂在都城成阳的城门上,下令:“有谁能够增减或修改书中一个字的,就赏他一千金。”但过了很久,始终没人能指出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其实,书的本身并没有完美到那种程度,只不过因为吕不韦位高权重,人们害怕他,不敢提出异议罢了。
吕不韦当权多年,直至秦王赢政亲政,被赐毒酒而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