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北境之王:“白刃”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
售價:NT$
551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NT$
1760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NT$
347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NT$
352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NT$
407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NT$
408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NT$
352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NT$
347
|
| 編輯推薦: |
编者按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汉字的书体经过多次演变,从诡谲奇崛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苍茫浑厚的金文、再到规整匀净的篆书、严整肃穆的隶书、端庄成熟的楷书和连绵飞动的草书、不拘不放的行书等多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行草书具有更为广泛的实用价值,能快写,又易识别,同时优秀的行草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孙过庭的《书谱》就分别是用行书和草书书写的,它们不但形体优美、而且意境高远。书家以娴熟的用笔技巧、精妙的笔法、塑造出完美多变的字体造型,营造出幽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行草书在我国的书法艺苑中和书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行草书名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艺术技巧是书法创作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书家自身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和对象化,而且能充分体现创作者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创作能力的大小,影响着作品整体美的构成。书法学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学习范本的用笔技巧,二是学习范本的结字布白方法。我们学习笔法不仅仅是起、行、收笔处的运笔程式,笔法的目的是塑造线条质量,体现笔法
|
| 內容簡介: |
|
本套碑帖精选历代著名碑帖,纵观中国书法史,适合于专业书法临习及收藏鉴赏之用。碑帖清晰的还原了历代传世碑帖的原貌,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的结合,是广大临习书法者的首选之贴。
|
| 關於作者: |
王義之十七帖
《十七帖》是一部汇帖,凡二十七帖,一百三十四行,一千一百六十六字,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王羲之写给他朋友益州剌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2,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无狂怪怒张之习,有中正平和之气。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笔方圆并施,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