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NT$
403.0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NT$
383.0
|
編輯推薦: |
让幼儿像科学家那样,通过直接感知、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本书的主旨。通过一个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故事,本书告诉读者:
(1)如何挖掘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点,引导幼儿进行持续纵向的探究;
(2)如何观察、记录、解读和指导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
(3)如何引导幼儿有效记录和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
(4)如何把科学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
(5)如何进行有效的叙事记录。在充满趣味性的阅读中,不知不觉获得理念的自省和提升。
|
內容簡介: |
蜗牛的嘴巴在哪里?它一分钟能爬多远?
蚯蚓是怎么钻土的?它喜欢喝醋吗?
坑种和撒播,哪个更适合萝卜?萝卜花都一样吗?
黄瓜是如何爬藤的?它的花宝宝和瓜宝宝藏着什么小秘密?
沙子为什么能过滤水?它能用来种萝卜吗?
木头上为什么能长出木耳?什么样的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
关于大自然,孩子们有各种奇思妙想。本书引导幼儿带着以上层出不穷的疑问,在成人的支持下全身心地进入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世界,围绕“动物”“植物”“自然物”和“生活用品”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究过程,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观察和解读幼儿学习行为的方法。
|
關於作者: |
戈柔,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先后被评为苏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是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教育督导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专家组成员;在国家级及省级核心刊物发表文章30多篇,主编、参编教材十几本。
王明珠,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幼教行政干部。曾获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幼儿园青年教师“双十佳”、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太仓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细节69例》等书。
|
目錄:
|
动物类
故事一:和蜗牛在一起的日子
故事二:哈喽,小蚂蚁
故事三:蚯蚓的日记
故事四:春天里的黑色小精灵
故事五:蛤蟆知多少
故事六:蚕宝宝来了
植物类
故事七:听,豆豆的声音
故事八:萝卜头成长记
故事九:种向日葵
故事十:黄瓜熟了
故事十一:“番茄栽培队”成长记
自然物类
故事十二:一次水的探索旅程
故事十三:泥土王国大探秘
故事十四:小沙池里的大秘密
故事十五:快乐石之旅
故事十六:我和空气做游戏
故事十七:有趣的木头世界
生活用品类
故事十八:轮子咕噜噜
故事十九:百变绳子秀
故事二十:探秘镜子的世界
|
內容試閱:
|
故事1:蝌蚪吃什么?
时间:2014年3月25日
地点:大三班活动室
自从小蝌蚪在自然角安家后,可乐坏了班级里的孩子们,每天早上他们都乐此不疲地围着蝌蚪的“小房子”观察着它们的变化。两天过去了,早上看着在鱼缸里自由自在的小蝌蚪们,光光小朋友问同伴:“小蝌蚪游累了,我们喂它们吃东西吧!”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可是该拿什么东西喂它们呢?孩子们遇到了难题。
于是,我利用晨间谈话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蝌蚪吃什么。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马上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蝌蚪可能会吃水里的植物吧。”“蝌蚪是吃饼干的,我在家里喂过。”“蝌蚪喝牛奶吗?”“蝌蚪吃的是米粒吧。”“我想它们是吃肉的吧。”……各种各样的答案不绝于耳。孩子们最后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索答案。接下来,我请孩子们收集了很多的小蝌蚪,再把这些蝌蚪分成9份,养在9只不同的塑料碗里。然后,请幼儿把9种呼声最高的食物(见图4-1)分别放在9个不同的小器皿里。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将给不同的蝌蚪喂食不同的食物,看看它们到底会吃什么。
图4-1
首先,孩子们给1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可乐片,但是蝌蚪一直没有进食的反应。接下来,他们给2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饼干和饼干屑,第38秒时有2只蝌蚪啄食了饼干屑,1分钟的时候蝌蚪开始三五成群地进食。5分钟后,有4只蝌蚪去啃食大块的饼干(见图4-2)。接着,孩子们给3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口香糖,观察5分钟后发现蝌蚪并未出现进食反应。接着,他们给4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花生粒和花生屑,1分钟后有1只蝌蚪啄食了花生屑,2分钟后有2只蝌蚪啄食了花生屑,但并未看到有蝌蚪吃花生粒。接着,孩子们给5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水草,蝌蚪在水草中游来游去,3分钟后看到有蝌蚪附着在水草的根部啃食。然后,孩子们给6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煮熟后的猪肉粒。第47秒时有3只蝌蚪啄食了碎肉粒,1分27秒后又有2只蝌蚪啄食了碎肉粒,3分钟后蝌蚪开始三五成群地啃食碎肉粒。
图4-2
后来,孩子们给7号器皿里的蝌蚪喂了牛奶。在牛奶倒进容器的瞬间,蝌蚪们都四散躲避,随即就有一些“勇敢”的蝌蚪游了过来,它们对着那股牛奶不停地啄食,其他的蝌蚪紧跟着也围拢了过来开始啄食。几秒以后伴随着牛奶在水中的快速散开,蝌蚪们渐渐失去了进食的“目标”,四散游开了。接着,孩子们给8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米饭粒,1分钟内蝌蚪都很安静,并没有出现啃食的情况。1分19秒时有2只蝌蚪啄了两下后游走了,3分钟后有4只蝌蚪啄食了部分米粒。最后,孩子们给9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剪碎的梅子。1分钟后,蝌蚪没有动静,2分钟后也没动静,5分钟过去了还是很安静。
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总有一些蝌蚪无缘无故死在水中,而且身上的黑皮不翼而飞了。这一情况在几个蝌蚪并未进食的器皿中,比较明显。有一天早上,幼儿发现许多蝌蚪正在咬一条没有尾巴的蝌蚪。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发现蝌蚪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能啃食大部分自然食物。另外,它们比较偏爱颗粒较小的食物。如果遇到大颗粒的食物,它们会进行集体啃食。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蝌蚪还会吃比自己弱小的同类。孩子们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见图4-3)。
图4-3
幼儿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契机培养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幼儿乐于思考,有着一颗好 奇心。在一次日常的观察活动中,幼儿对蝌蚪吃什么比较感兴趣,并列出了很多的可能性。如果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幼儿,则会让幼儿形成依赖成人的习惯,逐渐扼杀幼儿探索、求知的能力。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幼儿共同讨论,一起记录实验过程,共同观察探索,最后得出结论,从主动灌输的角色退到辅助引导的角色,通过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