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 編輯推薦: |   
          | 一代兵圣的私家秘训,直面天才的心路历程,可效其文治武功的不世功业,也可学其挥洒人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韬略。 
 他是毛泽东的偶像;
 
 他的著作成为蒋介石的案头必读书;
 
 他的治兵语录更被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
 
 他的军事思想,为150年以来的政治领袖、军事名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  
         
          | 內容簡介: |   
          | 此书是胡林翼写给家人的信件,其内容包含教子、休养、婚姻、政治、才学等十几个方面,层层论述,纵横捭阖,站在道的高度,解答了人生方方面面的问题,其论述之精辟,让人叹为观止。 |  
         
          | 關於作者: |   
          |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死后追赠为总督,谥号文忠。有《胡文忠公遗集》《读史兵略》《保甲团练条约》《胡氏兵法》等传世。 |  
         
          | 目錄: |   
          | 致墨溪公(论考试制度)001 
 致墨溪公(禀告在京状况)004
 
 致墨溪公(钦佩叔父怀抱)006
 
 致墨溪公(禀读《小宛》之后感)008
 
 致墨溪公(禀己病况等)011
 
 致达澍叔(禀告黔省民风)014
 
 致墨溪公(禀告黔境民情)016
 
 致墨溪公(禀请缓婚期之故)018
 
 致墨溪公(告将返湘)020
 
 致达源公(禀告在湘情况)022
 
 致达源公(禀告自己身心状况)024
 
 致达源公(问返乡之期)026
 
 致达源公(禀告金陵情形)027
 
 致保弟、枫弟(谈莫愁湖)030
 
 致达源公(禀告近况)033
 
 致保弟(谈应重视身体锻炼)035
 
 致枫弟(谈应勤敏悦学)037
 
 致达源公(禀告江南旱情)039
 
 致保弟、枫弟(谈天道与人)041
 
 致保弟、枫弟(论时艺之弊)043
 
 致保弟(谈读史之法)047
 
 致枫弟等(论士习与民风)049
 
 致墨溪公(禀闻噩耗之状)051
 
 致达源公(禀告中举)053
 
 致墨溪公(告继祖母病逝之状)055
 
 致达源公(禀告为国得士等状)057
 
 致墨溪公(禀告父丧)059
 
 致枫弟等(痛陈丧父之情)061
 
 致枫弟、敏弟、仪翼弟(告为官黔省之用心)063
 
 致枫弟(谈自己办案之道)066
 
 致枫弟、敏弟(戒勿贪图安逸)070
 
 致枫弟、敏弟(述为人关说之弊)072
 
 致枫弟(戒勿轻涉词讼)075
 
 致枫弟(关于四姐夫家事)079
 
 致枫弟(主事宜以俭字垂范)080
 
 致枫弟(告拟清乡一事)081
 
 致枫弟(谈一有趣之案)083
 
 致枫弟(谈荐人宜慎重)086
 
 致仪弟(劝勿作弃世之想)089
 
 致枫弟、敏弟(谈贵州插花地之弊)090
 
 致雄侄(谕当自立)098
 
 致蕊轩叔(禀呈治疟之法)099
 
 致枫弟(劝调处族人之争)101
 
 致敏弟(赞成办义学)103
 
 致枫弟(谈不姑息盗贼)105
 
 致雄侄(过而能改前途无量)108
 
 致枫弟(官场办事之道)109
 
 致枫弟(到镇远情形)112
 
 致枫弟等(感叹人丁不旺)114
 
 致墨溪公(禀告镇远盗情)116
 
 致枫弟等(劝勿过分悲伤)119
 
 致枫弟等(治家求和不易)121
 
 致枫弟(勿轻易举债)123
 
 致敏弟(黎平盗情)126
 
 致保弟(关于保甲团练之法)128
 
 致族兄君儒(怀念归山读礼)138
 
 致枫弟(谈时下可虑十五事)140
 
 致枫弟(命运之说不可信)154
 
 致枫弟(是非当返问于己)155
 
 致保弟、枫弟(告坛角、洪山战况)157
 
 致保弟、枫弟(谈武汉之重要)163
 
 致保弟、枫弟(告攻克武汉等事)168
 
 致保弟、枫弟(时局艰危之状)172
 
 致保弟(谈抚敌之弊)174
 
 致保弟(再谈抚敌利弊)176
 
 致保弟(皖事堪忧)179
 
 致保弟等(兵败之后所思)181
 
 致保弟等(胜后悟用兵之道)183
 
 致保弟等(移风易俗教化为先)185
 
 致敏弟(论快乐)187
 
 致保弟(思为太平幸民)192
 
 致保弟(拟迎奉母亲)194
 
 致保翼弟(谈漕弊情形)196
 
 致枫翼弟(谈嗣子)202
 
 致敏弟(择子勋为嗣之意)205
 
 致彦生侄(自立事须细加考虑)208
 
 致枫弟(林妪抵屋事)210
 
 致仪弟(论治事之不易)211
 
 致枫翼等弟(易人心须先养学识)213
 
 致枫弟(谈军情及择婿)219
 
 致枫翼等弟(决战前心态)222
 
 致叔华侄(论读书与作文)224
 
 致枫弟(告江南大营溃败)227
 
 致枫弟等(谈灾情与时局)230
 
 致保弟(谈减成收捐之法)233
 
 致保弟等(拟赴援行在)236
 
 致保弟等(告时局身心两危)238
 
 译者后记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