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工厂生产设备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论要
》
售價:NT$
347.0

《
茶叶帝国3000年
》
售價:NT$
602.0

《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售價:NT$
857.0

《
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手册,第32版
》
售價:NT$
1265.0

《
神道与日本文化
》
售價:NT$
439.0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
》
售價:NT$
490.0
|
內容簡介: |
《戏人戏语——粤剧行话俚语》是资深粤剧编导蔡孝本老师,凭借在粤剧行内从业多年的亲身体验,对戏人在演出生活中形成的行话俚语,进行的总结和整理。这些生动的语言,记录了粤剧行业独特的生存状态,更以小见大,从片言只语间展现了粤剧生存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其变迁更迭。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收录了大量当下已甚少使用的粤语口语,对研究粤方言的流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戏人戏语——粤剧行话俚语》包括5部分的内容:
1.戏班背语:只凭借文字,或语言表达,行外之人完全无法了解清楚其真实含义的语言。它一般只在戏行内作交流使用。
2.舞台术语:有关粤剧舞台艺术的词语。
3.戏行行话:粤剧戏行内通用的话语,包括戏谚、行规、教条等。
4.戏行俗语:原是戏班中的流行语言,后来大多流传到社会,成为广府民间俗语。
5.歇后语:与粤剧演出和戏班生活有关联的歇后语。
由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改变,大部分行业的背语已随着时代的冲刷而消亡,如饮食业、典当业、牙行(中介)等行业的行话、背语都已基本消失。但是,粤剧由于其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然有下乡演出的需要,戏班(剧团)排练、演出、练功,艺员都需要生活在一起,所以背语、行话等仍有生存的条件和土壤。为我们今天研究语言、社会艺术、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戏人戏语——粤剧行话俚语》对于这些频临失传的语言进行了梳理、挖掘、思考、研究,突破了过去艺人们对于这些口口相传的语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之所以然”的认识局限,对每个词语均进行了“解、评、注、述、释”的工作。
《戏人戏语——粤剧行话俚语》从构思到完稿历时六年有余。具有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特别是其唯一性(从未有人在此领域进行研究和著述)更弥足珍贵,它是研究岭南文化,传统粤剧的最新文献。
|
關於作者: |
蔡孝本,艺名“何车”,粤剧研究学者,长期致力于传统粤剧艺术及广府文化研究。
曾任《粤剧大辞典》“表演分编”、“舞美分编”主笔,参与《广东粤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撰稿、导演工作。现任广东粤剧銮舆堂堂主、广东省粤剧研究中心副主席,广州市荔湾地区粤剧曲艺协会会长。
著有《中国国粹艺术.粤剧》,主编有《戏脉流芳——广州粤剧团60年剧本选》、《图说粤剧》。
|
目錄:
|
出版说明
序
引言
戏班背语
背坤
扎
丹
朵
花
奕
吸
美
厘
陂
洲
络
倚
超
渺
嗒
腌
徙
涸
睬
槭
叠
撇
入场
才丁
云吞
云稔
扎炮
不丹
火因
火炭
老巴
老丙
老金
老娇
老清
老斟
扬名
关期
走身
花门
芭蕉
舞台术语
戏行行话
戏行俗语
歇后语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