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宠物驯养技术
》
售價:NT$
254.0

《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售價:NT$
500.0

《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
售價:NT$
1010.0

《
征税的权力——财政制度的分析基础
》
售價:NT$
337.0

《
吴宓师友书札
》
售價:NT$
347.0

《
清朝生活实录
》
售價:NT$
403.0

《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售價:NT$
826.0

《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售價:NT$
347.0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1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结果 /3
一、法师注释 /3
二、中国学者 /4
三、外国学者 /5
四、期刊论文以及硕博论文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圆顿止观的成立背景 /13
第一节 宗派佛教成立的外在条件 /14
一、王权的外护 /15
二、思潮的铺垫 /16
第二节 宗派佛教成立的内在因素 /18
一、规范僧团,建立稳健的制度 /18
二、整合思潮,重新构建 /20
三、创新禅学,完善系统 /22
第三节 圆顿止观的构建过程 /24
第四节 结语 /27
第三章 圆顿止观的传承 /29
第一节 早期的法统观念 /30
第二节 有师止观与无师止观相承 /32
第三节 金口相承与今师相承 /34
第四节 法门改转始论相承 /35
第五节 结语 /37
第四章 圆顿止观释名 /39
第一节 修证内涵的全面诠释——解决止观自身的局限 /40
第二节 二种正面释名——消除概念矛盾 /42
第三节 会异与融通——止观内涵的延伸 /46
第四节 结语 /49
第五章 圆顿止观的体相 /50
第一节 约止观显体相 /51
第二节 约眼智显止观体相 /54
第三节 约境界显止观体相 /57
第四节 以得失显止观体相 /61
第五节 总结 /64
第六章 圆顿止观的摄法与偏圆 /66
第一节 圆顿止观的摄法 /66
一、止观摄六法 /67
二、六法相互含摄 /70
第二节 圆顿止观的偏圆 /72
一、大小与半满 /73
二、偏圆与顿渐 /75
三、以权实判释 /77
第三节 总结 /80
第七章 修学圆顿止观的发心 /82
第一节 约十种非心拣择发菩提心 /84
第二节 约四种四谛发菩提心 /87
第三节 约四弘发菩提心 /90
第四节 约六即发菩提心 /94
第五节 总结 /97
第八章 修学圆顿止观的四种行法 /99
第一节 四种三昧的思想来源 /100
第二节 四种三昧的具体内容 /102
一、常坐三昧 /103
二、常行三昧 /107
三、半行半坐三昧 /111
四、非行非坐三昧 /124
第三节 修持四种三昧的注意事项 /136
一、作法修与随自意修 /136
二、同缘实相,皆共一心三观 /137
三、根机利钝与悟道有无障碍,取决于止观与戒行 /138
第四节 总结 /140
第九章 修学圆顿止观的远方便 /142
第一节 二十五法的思想来源 /142
第二节 二十五法的具体内容 /145
一、具五缘 /145
二、呵五欲 /162
三、弃五盖 /163
四、调五事 /168
五、行五法 /173
第三节 结语 /175
第十章 修学圆顿止观的近方便——十境 /177
第一节 十境的立名 /177
第二节 十境的内容 /180
一、阴界入境 /180
二、烦恼境 /185
三、病患境 /189
四、业相境 /197
五、魔事境 /203
六、禅定境 /207
七、诸见境 /219
八、增上慢境 /227
九、二乘境 /228
十、菩萨境 /229
第三节 十境的次第 /229
第四节 十境的互发 /231
第五节 结语 /235
第十一章 修学止观的正修行法——十乘观法 /236
第一节 十乘观法的设立 /236
第二节 十乘观法的内容 /238
一、观不思议境 /239
二、真正发菩提心 /248
三、善巧安心止观 /252
四、破法遍 /257
五、识通塞 /300
六、道品调适 /303
七、对治助开 /308
八、知位次 /314
九、能安忍 /317
十、离法爱 /319
第三节 结语 /320
第十二章 圆顿止观的当代实践 /322
第一节 当代的佛教现状 /322
第二节 圆顿止观的特质 /324
第三节 圆顿止观的当代实践 /327
第四节 总结 /329
主要参考资料 /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