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镜!成为漫画家的第一步
》
售價:NT$
500.0

《
永恒与时间: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交响曲
》
售價:NT$
500.0

《
现代科学史(学术界和大众市场都难以超越的科学史范本,跨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
》
售價:NT$
551.0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NT$
296.0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NT$
347.0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NT$
704.0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
編輯推薦: |
【作品经典、内容丰富】被读者亲切称为“森林哑语的翻译者”的前苏联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儿童文学家维?比安基的经典代表作,全套共8册,包括《森林报?春》、《森林报?夏》、《森林报?秋》、《森林报?冬》、《小老鼠匹克历险记》、《驼鹿之谜》、《少年哥伦布》和《雪地寻踪》。汇集了比安基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集合成集,内容丰富、全面,是读者全面了解和阅读比安基经典作品的首选。【一套关于森林的百科全书】全书语言优美,笔调轻松愉快,描写自然万物生动、活泼,呼之欲出,不仅能科普知识,还能培养孩子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兴趣,引导孩子探索实践,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关于森林和自然的有趣、神奇的“百科全书”。【名家主译,专家推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樊发稼主编并推荐作序。本版比安基作品集的翻译文字,在樊发稼先生的笔下,变得优美、流畅,富于诗意,既忠于原作的精神风格,又注意汉语的规范化,切合中国儿童的特点和理解水平,为小读者所乐于接受。【导读推荐,延展阅读】全套书专门加注了“旁注”和“延伸阅读”等拓展性板块。“旁注”精炼地介绍了文中出现的动植物,“延伸阅读”则注重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扩展性知识。可以解决小读者在阅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比安基经典森林故事(图文版)》丛书之一,《比安基经典森林故事(图文版)》丛书共8册,是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科普丛书。本册《森林报?秋》主要介绍了秋季三个月大自然中的变化,例如“候鸟开始迁徙南飞;林中大战结束了;树木也开始放飞落叶,准备沉静过冬;动物开始储备粮食,准备冬眠了……”让孩子了解那些隐藏在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大自然中发生的现象,甚至可以体会它们瞬息而变的感情,极具感染力。同时,森林报还设有“打靶场”、“各方呼叫”等栏目,趣味性和可读性都非常强。本套书为偏僻字词添加了拼音,为精彩情节绘制了精美的插图,还精心编写了旁注和延伸阅读,在文本的基础上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扩展知识量,让孩子阅读时可以获取更多信息。
|
關於作者: |
维·比安基(1894-1959),苏联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有“发现森林第一人”“森林哑语的翻译者”的美誉。他的父亲是一位生物学家,家里养着许多飞禽走兽。受父亲及这些终日为伴的动物朋友的影响,比安基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动植物,并学会了记录大自然发生的趣事。他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轻快的笔触,创作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写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话和小说,代表作有《森林报》《少年哥伦布》《小鹊鸭和它的三个世界》《小老鼠皮克历险记》《最后一枪》等。其中最为中国小读者熟悉的是著名的《森林报》,现已被收入我国现行语文教材的“课外书屋”中。 樊发稼(1937— )本套书主编。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任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一、二、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审委员,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评委会主任等。其论著和作品曾多次获全国奖。出版有《儿童诗论说》、《儿童文学的春天》等8本评论集和《春雨的悄悄话》等40多本作品集,主编、选编《新时期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儿童文学卷》、《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小传》等作品集、论文集、文学丛书20多种。
|
目錄:
|
NO.7 候鸟离家月(秋季第一月)
2 一年12个月的阳光组诗
5 森林记事
20 城市新闻
40 森林大战(续前)
43 农庄生活
47 农庄新闻
51 追猎
59 开禁了,猎兔去
65 各方呼叫:无线电通讯
76 打靶场:第七场竞赛
79 通告
81 第六次测验题
NO.8 储存粮食月(秋季第二月)
84 一年12个月的阳光组诗
87 森林记事
119 农庄生活
120 农庄新闻
124 城市新闻
128 追猎
136 打靶场:第八场竞赛
139 通告
140 第七次测验题
NO.9 冬客来临月(秋季第三月)
144 一年12个月的阳光组诗
145 森林记事
164 农庄新闻
170 城市新闻
176 追猎
187 打靶场:第九场竞赛
190 通告
192 第八次测验题
打靶场答案
测验题答案及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