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NT$
398.0

《
咖啡烘焙师:CCR数据化咖啡烘焙实战
》
售價:NT$
347.0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无病到天年2 (全新修订版)大病预防先除湿
》
售價:NT$
347.0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内圣而外王,修己以安人。中国传统文化以修身为起点,以治国、平天下为鹄的,浩繁的史籍中汇聚着古人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和深邃智慧。本书从立国之道、立政之道、济世之道:施政之道、吏治之道、邦交之道等六个方面,寻章摘句,阐释先贤论述,涉及国家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内容、治理手段等诸多方面,时间跨度上从先秦到清末,力图相对全面地呈现中国古代治国之道,为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
目錄:
|
第一章 立国之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四、君为民心,民为君体
五、至公者平恕无私
第二章 立政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一、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
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三、徳惟善政,政在养民
四、国者天下之利用也
五、修身在正其心
六、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
第三章 济世之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一、经世济民,财用为本
二、欲求富国必先利人
三、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四、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五、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
六、足国之道,取之有度而用之有节
第四章 施政之道: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一、为政之要,去言任法
二、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
三、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四、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尚虚名
五、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第五章 吏治之道:功加于民,德称其位
一、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二、致治之本,惟在于审
三、任人唯贤,择能而使之
四、善则赏之,过则匡之
五、为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
第六章 邦交之道:讲信修睦,近悦远来
一、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二、修齐治平,仁者无敌
三、弛其文德,协和万邦
四、民爱之,邻国亲之,天下信之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立国之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一个极其光辉且具有根本性的观念。有夏已降,及至清朝,历朝历代虽为一姓之王朝,但在传统的国家学说中,都反对把国家作为一家一姓之私属,而是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不过是秉承天意来治理百姓的。“民惟邦本”,老百姓是国家的基石,政权的根本。“本固邦宁”,只有老百姓安定了,拥护当政者,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正因如此,“民贵君轻”的政治价值观,成为贯穿传统社会政治思想核心观念之一。
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民心”的高度重视。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意即是天意。“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贤明睿智的君主,一定是体恤民情、民意、民心的君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复强调的执政辩证法。
要持守天下为公的理念,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到大公至正。“政者,正也”,公正是为官行政的法宝,“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贤者以公为心”,“公则天下平矣”,贤能之人,要守公道,行公义,谋公利,做到公正无私,“无偏无陂”、“无偏无党”。这样,可以使百姓平顺,社会和谐,进而迈向天下大同的治世理想。
第二章
立政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如果问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最突出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德政思想。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实行德政的人会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就像是众星围绕在北斗周围。
为政以德,首先是对君主的要求。古人认为“才德全”的人是圣人。“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君临天下的人要把以德修身作为最要紧的事,自觉地施行仁政、德治。“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死心塌地跟着你。“以德行仁者王”,治理天下,用高压强制的手段还是靠道德教化的方式,效果大相径庭,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总结的:“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一时,败亡亦促。”所以,古人治政,主张任德不任力。
为政以德,对官吏提出了很高要求。毛泽东曾经阐发古人思想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以德修身,是官吏安身立命之道,“身立而政立”。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官吏的道德操守、道德形象。孟子倡扬的“养浩然之气”,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砥砺品格的圭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