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售價:NT$
500.0

《
信用债投资笔记:交易策略+基本面分析
》
售價:NT$
449.0

《
神秘欢娱:人与香烟500年
》
售價:NT$
505.0

《
口腔修复学精要(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口腔医学译著
》
售價:NT$
857.0

《
宠物驯养技术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路。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名词美句+阅读理解 名师点评 人生必读书 美绘版
紧扣课标,名家导读,精心批注,扫除阅读障碍,重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并提高学习成绩。
约会名著*生命中不容错过的文学经典。
|
內容簡介: |
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大全 人生必读书 国学经典
|
目錄:
|
安居乐业
安如泰山
按兵不动
……
重于泰山
|
內容試閱:
|
桥玄,字公祖,东汉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出身官僚世家,其祖父、父亲都当过太守。他在县衙当功曹时,接待豫州刺史周景,向周景揭发陈国相羊昌的罪行,并表示愿意陪周景到陈地去查办案情。周景认为桥玄用心豪壮,当时签署命令,任命他为专使,调查羊昌。桥玄到达陈地,立即收审羊昌的宾客,调查赃罪,查获大量罪证。
羊昌是大将军梁冀的亲信。梁冀命令周景停止对羊昌的调查。周景接到命令,发文件调桥玄回任。桥玄置之不理,终于将羊昌用囚车押到州衙受审。桥玄因此威名远扬。
灵帝初年,桥玄官任河南府尹,后转任鸿胪卿,他与南阳太守陈球的关系很紧张。待桥玄位至三公时,却推荐陈球任廷尉。陈球上任果然执法严明。
桥玄的儿子十岁,在家门口玩耍时被强盗绑架。强盗带上人质,让桥玄出钱赎买,桥玄冷言拒绝。这时,河南尹和洛阳县令得到消息,派人将桥玄府第包围起来。他们担心强盗杀害人质,不敢向强盗进攻。
桥玄瞪起眼睛大声命令说:“赶紧抓强盗,不要因为一个小孩子而放纵坏人。”最后,强盗伏法,孩子也丢了性命。
桥玄立即请皇帝下诏,以法律形式规定凡是劫持人质、勒索钱财者,一律处斩,禁止用金钱赎人,防止助长恶人的气焰。
自汉安帝以来,绑架案件频繁发生,到诏书颁布之后才逐渐杜绝。
曹操没做官的时候,没人了解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曾有一次,曹操与桥玄倾谈。桥玄很欣赏曹操的见解,对他说:“天下大乱是免不了的,将来能安定天下的人可能就是你呀!”曹操从此将桥玄视为知己。桥玄又开玩笑说:“你显赫后,经过我的坟墓,如不用酒肉祭奠我,你车子走过三步,若驻子疼,可别怪我。”
曹操做丞相后,路经桥玄坟墓,想起了旧日的情谊,作了一篇纪念文章,文中回顾了当时的趣事,文章结尾,忽然悲从中来,读之令人伤怀。
汉代蔡邕《太尉桥公碑》碑文中颂扬桥玄说:“髙明卓异,为众杰之雄。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畅达,有“老妪能解”之誉。《长恨歌》和《琵琶行》两首叙事长诗,都体现了这种风格,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白居易自幼聪明。他父亲是读书人,曾任彭城县令。白M易从小受家庭熏陶,喜欢读书吟诗。据史载,白居易的奶妈是个颇有心计的人。她带孩子很少在卧室久留,而是常常把他带到书房里玩耍。白县令批卷,她就抱着小白居易站在一旁看。有时还翻开书把一些笔画简单的字教给他念念认认。
白居易长到七八个月时,奶妈指着书上的“之”字让他认,然后让他在另一页找出所有的“之”字来。白居易眨动着大眼,找得十分认真,一个也不漏o奶妈高兴地鼓励他,用同样的方法再去找“无”字,结果每次都能找家里人见白居易这样聪明,稍大一点就教他读诗文。在年龄相仿的幼童中,白居易的才智明显地高出一截。白居易入京应举时,拿了自己的诗去见顾况。当时顾况已是朝中重臣,且很有诗名,一般人的诗都不看在眼里。通报姓名后,顾况打量了一下白居易,说道:“现在京城米贵,‘居’恐怕不易啊。”等到翻开诗卷,映入眼帘的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只感到一阵清风吹来,觉得此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寓意却又那样深刻。顾况大加赞赏,连声道:“有这样的诗才,‘居,得‘易,了!”
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著名诗人,叫元稹。他们俩是好朋友,文学观点一致,诗的水平相近,就连做过翰林学士、
被贬出京的经历,也是那样相似。所以,当时人们将他俩并称“元白”。
白居易被排挤出长安后,先到了襄阳,接着渡汉水、入长江,东去九江。在怨恨寂寞的谪@途中5他想起了好友元稹,
写了一首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_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诗中写秋夜诗人独坐小舟,登上赴贬地江州的漫长水路。
灯光如豆,诗人吟诵着元稹的诗卷。诗读完了,灯亦将灭,天却还没亮。诗人看得久了眼睛疼,灭灯待天明。漫漫长夜,
耳边只听见逆风卷浪拍击小船的声音。
寥寥四句,紧绕一个:‘灯”字,把自身的情感和黑暗的柱会现实融为一体,写得多么形象生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