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
售價:NT$
347.0

《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售價:NT$
653.0

《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售價:NT$
255.0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售價:NT$
403.0

《
易学史(全三卷)
》
售價:NT$
908.0

《
黄帝内经精讲
》
售價:NT$
551.0

《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售價:NT$
704.0
|
編輯推薦: |
《少儿科普丛书》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组织国内40余位科普专家为少年儿童编写的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图书。
我们在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启发性的同时,将日常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少年儿童在轻松的阅读中完成了从个别现象到普遍知识的思想跨越。在贴近生活方面,我们以贴近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事物和自然现象为出发点,以各个学科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以选择与实际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可用知识为特色,通过筒约明了的介绍,说明现象和事物的起因及发展,引导读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使少年儿童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让他们更热爱生活。
|
內容簡介: |
《少儿科普丛书》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组织国内40余位科普专家为少年儿童编写的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图书。
《家畜家禽》作者高元涛、王艳秋、刘佳是“少儿科普丛书”之一。
《家畜家禽》收录了家畜家禽概述;常见家畜;常见家禽;畜禽产品等内容。
|
目錄:
|
家畜家禽概述
家畜家禽的起源
野生动物与驯养动物的区别
畜牧业与人类生活
常见家畜
猪
猪的生理特征
猪的采食行为
猪的排泄行为
猪的群居行为
猪的争斗行为
猪的母性行为
猪的活动与睡眠
猪的生长发育
猪的饲料转化率高
猪的感觉器官
母猪发情的表现
母猪妊娠的判断
母猪预产期的推算
母猪临产的征兆
母猪的分娩过程
马
马的视力
马的嗅觉
马的味觉
马的听力
马的采食消化特点
马的群体行为
马的生活习性
马的经济类型
马按体重分型
马按品种个性分型
马按气质分类
马按体质分类
母马的妊娠和分娩
马驹
中老年马
观察马的体型外貌的方法
马的别征
骡
驴
驴的类型和品种
驴的生物学特点
牛
牛的经济类型
奶牛
黄牛
水牛
牦牛及犏牛
牛体重的估测
根据牙齿判断牛的年龄
母牛发情的表现
母牛怀胎简便检查方法
初乳对犊牛的作用
羊
绵羊按尾型特征分类
绵羊按生产用途分类
山羊按生产用途分类
羊的生理习性
羊的性格特点
羊的消化特点
母羊发情的表现
推算母羊预产期
放牧羊群的组成
放牧队形的控制
头羊训练
牧羊方法
跑青
奶山羊的挑选
绒山羊的挑选
给山羊挤奶的方法
绒山羊的抓绒
羊毛的分类及特点
毛丛的类型
被毛密度及现场鉴定的方法
油汗品质和净毛率
羊毛细度和长度
羊毛匀度及鉴定
犬
犬的类型
犬的嗅觉
犬的听觉
犬的视觉
犬的智力
犬的“性格”与表情变化
犬高兴和愤怒时的表现
犬恐惧时的表情
犬面对死亡和哀伤时的表情
犬的归家本领和睡眠
犬吠和游戏行为
常见家禽
鸡
鸡的生物学特性
现代配套系杂交鸡
识别高产鸡和低产鸡
鉴别雏鸡公母的方法
饲养幼雏应注意的问题
育雏对温度的要求
育雏对湿度的要求
徽舍通风换气要求
雏鸡对光照的需求
育雏期的饲养密度
养鸡要补喂沙砾
炎热天气里给鸡喂小苏打好
使抱窝鸡醒巢的方法
鸭
鸭的类型及特性
种鸭的选择
鸭的繁殖
鉴别鸭雏雌雄的方法
鸭喜水和杂食习性
鸭合群和争斗行为
鸭耐寒生活有规律
鸭产蛋定巢但无就巢性
鹅
鹅的形态特性
鹅喜水、合群、耐寒
鹅食草能抱窝
鹅警觉、夜间产蛋、生活有规律
鹅育雏温度、湿度的控制
畜禽产品
肉与肉制品
蛋与蛋制品
乳与乳制品
皮革和羽毛
血、骨的加工制品
畜禽疾病预防
在畜群中发现病畜
在鸡群中发现病鸡
畜禽传染病的防治
疫苗菌苗、免疫接种和免疫期
预防接种方法一
预防接种方法二
禽畜舍消毒
|
內容試閱:
|
猪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猪次目、猪科、猪属、猪种。现在有野猪和家猪之分,家猪是家畜。
家猪,属杂食类,是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吻较长,肉可食用,皮可制革,眼睛小,耳朵大,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毛色。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平均寿命为20年。我国养猪至少有5600年的历史。
猪的脖子很短。人们常用“笨猪”来形容头脑不灵活的人。其实猪是很聪明的动物。
仔猪3~5月龄即性成熟,6~9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的发情无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能发情配种。猪妊娠期短,约为114天。猪又属多胎动物,每胎产仔约8—12’头,一年两次繁殖共产仔猪6-24头,实行早期断奶,采用人工哺乳培育仔猪,可以达到两年五胎。如果后备猪7~8月龄配种,10~12月龄产仔,当年留种,当年产仔,世代间隔短,两年内可繁殖三代。
猪的利用年限较长,一般公猪为4~5年,地方母猪为5~6年。培育品种的猪,也能利用4~5年。
猪不仅每胎产仔多,而且提供的商品肉也多。按一头母猪一年产仔两窝共20头仔猪计算,肥育后每头肉猪平均活重90千克,共生产商品猪肉约1800千克。
猪的采食行为包括摄食与饮水,并具有各种年龄特征。
拱土觅食是猪采食行为的一个突出特征。猪鼻子是高度发育的器官,在拱土觅食时,嗅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特别喜爱甜食,尤其是未哺乳的初生仔猪。颗粒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吃食时间也少。
猪的采食是有竞争性的,群饲的猪比单饲的猪吃得多、吃得快,增重也高。仔猪每昼夜吸吮次数因年龄不同而异,约在15~25次,占昼夜总时间的10%-20%,大猪的采食量和摄食频率随体重增大而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猪的饮水与采食同时进行。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仔猪吃料时饮水量,水与料之比约为3:1;成年猪的饮水量除饲料组成外,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温度。猪吃干料时,每昼夜饮水9—10次;吃湿料时,每昼夜饮水平均为2~3次。
猪不在吃睡的地方排泄,这是野猪遗留下来的本性,因为野猪不在窝边排泄,以避免被敌兽发现。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猪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猪能保持其窝床干净,能在猪栏内远离窝床的一个固定地点进行排泄。猪排泄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区域的,一般多在吃食后饮水时或起卧时选择阴暗潮湿或污浊的角落排泄,且受邻近其他猪的影响。养猪时为了让猪在固定地点排泄,可事先在固定地点先放一些猪粪尿。据观察,猪在采食过程中不排泄,饱食后约5分钟左右开始排泄1~2次,多为先排粪后排尿,在饲喂前也有排泄的,但多为先排尿后排粪,在两次饲喂的间隔时间里,猪多为排尿而很少排粪,夜间一般排粪2~3次,早晨的排泄量最大,猪的夜间排泄活动时间占昼夜总时间的1.2%~1.7%。
猪的群居行为是指猪群中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交互作用。结对是一种突出的交往活动,猪群体以身体接触和保持听觉进行信息传递。在无猪舍的情况下,猪能在自我固定地方居住,表现出定居漫游的习性。猪有合群性,但也有竞争习性,大欺小,强欺弱和欺生的好斗特性,猪群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通过这种现象猪群建立起明显的等级序列。
一个稳定的猪群,是按优势序列原则,组成有等级的社群结构,个体之间保持和睦相处,当重新组群时,稳定的社群结构发生变化,则爆发激烈的争斗,直至重新组成新的社群结构。
同窝仔猪合群性好,当它们散开时,彼此距离不远,若受到意外惊吓,会立即聚集一堆,或成群逃走。当仔猪同其母猪或同窝仔猪离散后,不到几分钟,就出现极度慌张,大声嘶叫,频频排泄等现象。年龄较大的猪与伙伴分离也有类似表现。
猪的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的活动。
在生产实践中能见到的争斗行为一般是因争夺饲料和争夺地盘而引起的,新合并的猪群内的相互交锋,除争夺饲料和地盘外,还有调整猪群居结构的作用。当一头陌生的猪进入一群猪中,这头猪便成为全群猪攻击的对象,攻击往往是严厉的,轻者伤到皮肉,重者死亡。
猪的争斗行为,受饲养密度的影响,当猪群密度过大,每头猪所占空间下降时,群内咬斗次数和强度增加,会造成猪群吃料攻击行为增加,降低饲料的采食量和减缓增重。这种争斗形式一是咬对方的头部,二是在舍饲猪群中,咬尾争斗。新合群的猪群,主要是争夺群居次位,并非只为争夺饲料;只有当群居构成形成后,才会更多地发生争食和争地盘的格斗。猪的争斗行为是引起猪咬耳等恶癖的主要根源。P6-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