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售價:NT$
459.0

《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售價:NT$
653.0

《
甲骨文丛书·克里米亚战争
》
售價:NT$
571.0

《
大英博物馆:讲故事的中世纪神话艺术
》
售價:NT$
1010.0

《
大学问·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一部三代造神指南,重构夏商周祖先神话)
》
售價:NT$
449.0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NT$
505.0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在《西方经济学》(专栏案例版)教材基础上编写了这本《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包括《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二版)),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上述《西方经济学》(专栏案例版)教材的简写版。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等院校较少课时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在编写这本《经济学原理》(第二版))时力求做到:第一,既涵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尽量突出重点,让读者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与精力理解和把握原理;第二,以文字表述为主,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第三,删去一些章节和所有章后结束语,以减少篇幅,简明扼要;第四,每一章仍旧设立一些重要的复习思考题,以便于读者复习消化。(本书习题全部取自于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答案可见由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典型题题解》一书。)
相对于上述《西方经济学》(专栏案例版)教材,本书在章节方面做了如下删减和增加:
相对于上述《西方经济学》教材,本书在章节方面做了如下主要删减和增加:
删去:原第二章第五节 经济模型
原第二章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原第三章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原第四章第一节 厂商
原第四章第二节 生产
增加:原第七章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删去:原第九章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原第十章整章 博弈论初步
原第十四章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原第十五章第六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原第十八章第四节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原第十九章第六节 内生增长理论
原第二十章整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同时,本书部分保留章节的内容也做了适当的小幅修改。
|
關於作者: |
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西方经济学学科奠基人。
刘文忻,北京大学教授。
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尹伯成,复旦大学教授。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目錄:
|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287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87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29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297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298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300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301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306
第一节 均衡产出 306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08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314
第四节 乘数论 316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319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320
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22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325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325
第二节 IS曲线 327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330
第四节 LM曲线 334
第五节 ISLM分析 336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43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343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347
第三节 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351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354
第五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358 第十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364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364
第二节 失业的原因 368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370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371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375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成本 380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383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39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393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395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403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415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416
第六节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418
第七节 供给管理的政策 421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424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424
第二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429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432
第十八章 经济增长 439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439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441
第三节 增长核算 447
第四节 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450
第五节 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456
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462 第十九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466
第一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466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471
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472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476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480
第六节 名义黏性 483
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485
第八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488 第二十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491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科学性与意识形态问题 491
第二节 我国借鉴西方经济学问题 493
第三节 2008年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 494
第四节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496
第五节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02 附录一 参考文献 509 附录二 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516
附录三 重要术语汉英对照表 519
专栏目录
专栏111 人均GDP世界2014年排名以及我国国内各地发展不平衡情况 294
专栏121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 313
专栏122 中国的投资乘数问题 318
专栏131 中国ISLM曲线的特点 340
专栏141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同 356
专栏142 美国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