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经历了那么多以为会完蛋的事,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
售價:NT$
398.0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NT$
505.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由刘慧编著的《130种美鸟彩图馆》一书精选了 世界上较为常见、具有代表性的130种鸟,以生动的文 字、精美的图片形象演绎。详细介绍本科鸟的相关生 理特征、分布情况、进化历史、分类、繁殖、食性、 群居动态学、保护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条理清 晰,层次分明。
|
關於作者: |
刘慧,女,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热爱图书与写作,毕业后一直在出版社从事策划及编辑工作,其所编辑的《粉丝经济》《南侨回忆录》等颇受读者欢迎。
|
目錄:
|
鸟的概述
照片故事:各种各样的鸟巢
鸵鸟
美洲鸵
鸸鹋
几维
企鹅
潜鸟
信天翁
鹱
海燕
鹈鹕
鲣鸟
军舰鸟
鹲
鸬鹚
鹭和鳽
鹳
鹮和琵鹭
红鹳
天鹅、雁和鸭
叫鸭
美洲鹫
鹗
照片故事:鹗食鱼猛禽
鹭鹰
隹
鹰、雕和兀鹫
雉和鹑
松鸡
火鸡
冢雉
冠雉和凤冠雉
秧鸡
鹤
照片故事:丹顶鹤之舞
鸨
鹆和麦鸡
瓣蹼鹬
照片故事:雄流苏鹬夺偶记
水雉
彩鹬
蛎鹬
滨鹬和沙锥
燕鹆和走鹆
鸥
燕鸥
贼鸥
海雀
沙鸡
鸽子
杜鹃
照片故事:巢寄生的杜鹃
麝雉
蕉鹃
鸮
仓鸮和草鸮
夜鹰
雨燕
蜂鸟
咬鹃
鼠鸟
鹦鹉、吸蜜鹦鹉和凤头鹦鹉
照片故事:脱离灭绝之灾
翠鸟
蜂虎
犀鸟
巨嘴鸟
拟
蓬头
啄木鸟
刺鹩
八色鸫
霸鹟
伞鸟
娇鹟
灶鸟
型雀
蚁鸟
伯劳
琴鸟
园丁鸟
照片故事:园丁鸟鸟类界的艺术家
细尾鹩莺及其亲缘鸟
吸蜜鸟和澳鸥
刺莺
鸲鸫
刺尾鸫及其亲缘鸟
鸦
照片故事:机智的乌鸦和谨慎的丛鸦
极乐鸟
黄鹂
鹃贝鸟
丛鸱
河乌
鸫
百灵
鹟
椋鸟
嘲鸫
旋木雀
鹪鹩
蚋莺
山雀
长尾山雀
燕
萤
鹛和噪鹛
太阳鸟、捕蛛鸟和食蜜鸟
鹊鸰和鹨
麻雀和雪雀
梅花雀和维达雀
织雀
照片故事:勤劳的织雀
金翅雀
鹀
森莺
拟鹂
|
內容試閱:
|
鸟的概述
鸟是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鸟的种类繁多,分布全球,生态多样,现在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企鹅总目,包括一类善游泳和潜水而不能飞的鸟,如企鹅;突胸总目,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
大小适中
体型约束
比起其他某些纲的动物,鸟类无论在结构上抑或体型上都算是一个非常均匀统一的群体。拿哺乳动物来说,包括马、狐猴、鲸、蝙蝠、虎等,可谓千差万别。并且,从小小的蝙蝠到巨型的鲸,不同哺乳动物之间的体重比可1∶100000000;而飞鸟的体重范围仅在约2.5克到15千克之间,比率只有1∶6000。
鸟类的这种体积和形状范围受限制的原因很可能是基于飞行的需要(相比之下,那些同源但不会飞的鸟类,则在一定程度上不受这样的约束,然而它们却面临其他的威胁,并常常有灭绝之险)。就能量消耗而言,飞行是一种代价极为昂贵的运动方式,所以尽可能经济节能地进行飞行对鸟类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上,鸟类生理构造上的几乎每一个显著特征都是为了适应飞行才进化而来的。
鸟类体型受限制,在体型范围的两端却是基于不同的原因。为了保证身体机能良好运行,鸟类需要维持恒常的体温,根据具体种类不同,一般在41~43.5℃之间。然而,体型一旦缩小,身体体积(或体重)下降的比例较之表面积减小的比例更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身体散失热量的速率与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有关。当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升高(换言之,即物体变得更小),散热的速率就上升,也就是说小型鸟类比大型鸟类散热更快。而失去的热量必须通过摄入更多的食物来补充,故相对于体型而言,小型鸟类需要比大型鸟类吃得更多。因此,如果低于一定的体型标准,能量的补充在时间上和精力上都将变得不堪重负,生存也就难以为继。
所以,世界上最小的鸟,如牙买加的小吸蜜蜂鸟,仅重2.4克,这与它生活在暖和地带并非巧合。即使在热带,许多蜂鸟为了节省能量而在夜间蛰伏,然后在天亮开始活动之前重新热身,期间它们需要摄入相当于体重一半的食物。
飞鸟的体型上限同样与体积和比例方面的问题有关。如果一只鸟的线性尺寸为另一只鸟的2倍,那么其表面积就为另一只鸟的4倍,而体积(和体重)则为8倍。因此,大型鸟类的体重与翼面积之比要比小型鸟类高,即翼负载与体积成正比。较之小型鸟类,大型鸟类必须拥有更大的翅膀和(或)飞行肌,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加了体重。
大型鸟类比小型鸟类更受到体重的约束,在生理构造上也有据可依。在较小的鸟身上,唯有最大的骨骼才可能是中空的(即充气的)。而在较大的鸟身上,有更多的骨骼是中空的。例如秃鹳不仅腿骨是中空的,连大部分趾骨也是中空的。
实际的起飞行为是飞行过程中最耗能的时刻,鸟类必须迅速加速。起飞对于小型鸟类而言不成问题,它们能够一下子跃到空中便飞起来。然而,一只大兀鹫,特别是当它嗉囊饱满时,必须通过沿地面助跑达到足够快的速度后才能飞起来;天鹅则须在水上助跑后方能起飞;而信天翁一般情况下很难飞起来,除非遇到强大的逆风。
现代飞鸟的体重上限似乎为15千克。许多种群的最大鸟类都接近这一体重,这也许并非巧合。比如,大鸨一般体重就为15千克,偶尔超过些许,最大的天鹅重约15千克,最大的兀鹫重约14千克,最大的鹈鹕重约15千克, 漂泊信天翁则体重12千克。不过对于这些鸟种来说,这样的体重是不常见的,绝大多数个体成鸟比这都要小。
但是,这种论点有一个不足之处,即有些已成为化石的飞鸟,它们的体重远远超出了上述限度。直至最近,人们发现的最大化石主要都是巨翼鸟类的,它们通常被视为巨型的兀鹫,尽管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它们究竟是如何存在的表示怀疑。其中一种名为泰通鹏的鸟,翼展达5米,体重很可能超过20千克。而另外一种相对鲜为人知的名叫Osteodontornis orri的海鸟,也具有不相上下的翼展长度。但两者在另一种发现于阿根廷的鸟类阿根廷巨鸟的遗骸面前则显得黯然失色,该鸟很可能也属于巨翼科,翼展竟达7~7.6米!
有人认为这些巨鸟像如今东非的兀鹫一样,当时纷纷乘上升气流飞离炎热但又不封闭的地区。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对于试图解释它们是如何飞行的生物学家来说,早期的巨型鸟类和庞大的爬行翼手龙给他们提出了相似的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