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NT$
281.0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NT$
30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NT$
281.0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NT$
398.0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NT$
454.0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NT$
286.0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NT$
270.0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NT$
649.0
|
編輯推薦: |
《鹿图腾从后妃看元朝历代帝王》是文汇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冯苓植文集》中蒙元史演绎文丛的一部。
冯苓植是中国文坛一位颇为特殊的作家。他不媚上,不媚俗,也不太合群。他常浪迹天涯,以文养游,故又被同行称他为文坛游牧作家。这位长期生活于戈壁荒原上我行我素者似的作家,时而大写京味小说,时而大写荒野小说,时而又大写现代派小说,变幻莫测,使人难见其庐山真面目。难怪同行皆这样评说他:为人处世似半个白痴,写人写事却世故颇深。故有人称之为奇才,有人称之为怪才,但无论何种写法,他竟然均有佳作问世。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长篇读史随笔。苍狼白鹿,远古的传说。鹿图腾在与狼图腾的交相辉映中展现着美丽与智慧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女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惊心动魄的后妃传奇,她们在生死攸关时的每一次坚忍和机智,都紧紧地牵动着元王朝的命运与兴衰作者严格遵照历史,从后宫的角度来介绍大元王朝的历代君王。
|
關於作者: |
冯苓植(1939),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直至退休。曾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并被选为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至今仍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文学创作一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被授予内蒙古文学艺术杰出贡献金质奖章。
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或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神秘的松布尔》《出浴》《狐说》;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雾中的牧歌》;短篇小说《田野静悄悄》《推开这扇门扉》;散文随笔集《神聊》《巴基斯坦纪行》;儿童文学作品《马背上的孩子》《林中险遇》;电影文学剧本《重归锡尼河》《驼峰上的爱》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等文字。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出浴》获第六届上海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神秘的松布尔》《虬龙爪》均获内蒙古中长篇小说一等奖,《妈妈啊妈妈》经改编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女王之死》获金盾文学奖,《大漠金钱豹》获《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等。
|
目錄:
|
总序钱谷融1
开篇
神奇的组合远古草原的绝配3
正篇(上)
综述: 前期草原汗国的政治生态21
伟大的母亲诃额伦24
美貌绝伦迎亲途中遭抢婚25
喜得贵子草原生辉家族兴26
飞来横祸诃额伦突陷灭顶之灾28
群龙无首诃额伦挺身而出挽狂澜29
草原帝国的首位大哈敦孛儿帖33
青梅竹马童稚定亲34
十年苦等劫后完婚36
励精图治却又遭劫37
破镜重圆机智避险41
破除禁忌维护汗权43
坐镇后宫助夫辉煌46
擅权乱政的乃马真大哈敦50
初现狡黠助夫成功登上汗位51
韬光养晦只待新汗大树权威54
手足相残将星陨落家族濒危55
架空大汗暗中公然擅权乱政59
出任监国翻云覆雨乱政五年61
不是大哈敦胜似大哈敦之索鲁禾帖妮王妃65
劫后重生66
苦尽甘来68
经磨历劫70
教子有方76
昏聩而又贪权的海迷失大哈敦80
初试锋芒81
祸国裂族84
两个女人87
蠹国乱权90
垂死挣扎97
忠厚善良从不问政的忽都台大哈敦102
听凭命运摆布103
唯丈夫之命是从105
平庸之中见不凡107
正篇(下)
分述: 进入大元王朝后之极盛与突衰113
大元王朝开国第一后察苾皇后119
别具慧眼121
出镇漠南124
双翼齐展127
自请入质133
洞识时机135
主政开平141
因乱生歧145
神鹿归天151
逝后余波155
贤德善良的阔阔真皇后159
一次偶遇使她成了太子妃160
皇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162
致命的一击与太子妃之命运165
三个儿子与皇祖父之抉择168
身为太后与定策立君174
太后之辅政与元贞治平之出现178
是远见卓识还是平庸迷信?183
伺机而动久蓄异志的卜鲁罕皇后187
公主之女重回皇家188
苦乐兼有意外邂逅190
风云乍变偶露峥嵘194
伪作谦顺意在攫权198
历临三朝迷情乱政的答吉皇太后211
宫闱惊变骤成太后212
武宗继位答吉迷情216
干扰仁宗公然乱政222
策立英宗自食其果229
靓丽聪慧却又鲜为人知的速哥芭拉皇后235
初为人妻少女为后236
身为皇后谦虚贤淑238
打草惊蛇祸起萧墙241
任人丑化且又饱受屈辱的芭芭罕皇后247
从草原迎回个新皇帝248
元上都泰定帝偶露峥嵘251
躲进皇家苑林的新封大皇后258
芭芭罕皇后最终的悲剧命运262
昙花一现刚烈正直的八不莎皇后271
公主的女儿也愁嫁272
从颠沛流离到突然成为皇后274
同类相残与刚烈地走向末日278
心胸狭窄害人祸己的卜答失里皇后281
深宫大内鬼影幢幢282
终毁盟约太子送命284
从步步高升到直坠炼狱287
元代奇闻年仅七岁之答里也忒迷失皇后293
必要的梳理和回顾294
讳莫如深简而又简的传295
从卑微侍女到驾驭六宫的高丽女子奇皇后296
一切还得从元顺帝说起297
高丽奇皇后传奇式的擢升298
从巧扮贤德到野心毕露300
陷害贤相与自毁长城303
阴谋内禅逼元顺帝下台305
引火烧身与国破人亡308
附篇
附一 成吉思汗及其不朽的历史功业317
附二 忽必烈大帝的鼎新革故与一统华夏336
附三 幼子守灶与皇族内争352
附四 矮小的蒙古马与高傲的马背民族358
附五 大元王朝帝系表365
后记367
|
內容試閱:
|
总 序
□钱谷融
这是一位久居偏远地区的作家,不求闻达,甘于寂寞,大半辈子都跋涉于茫
茫的戈壁和荒原之间。
疲累了,写作便是他喘息的港湾。
我和他的相识始于文学,是他的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使我知道了远方尚有这么一位作家。他似不太注意文字的技巧,却绝不乏内在的淳朴和真诚。为此,我曾写过一篇推介文章,曾转载于多种文摘报刊上。后来,在中篇小说《虬龙爪》的讨论会上,我们终于得以在上海会面了。并且还在《文汇报》上有过一次笔谈,进而便形成了一种颇为特殊的相知相亲的关系。
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似乎很难见得一丝作家的派头,倒很像个远方归来的行者。拘谨中不乏野性,疲累中略带不羁。文如其人,这或许就是他一系列作品的一个侧面写照。他好像很不关注人际关系,而只是在埋头写作中寻找乐趣。
听说,他曾调到北京又返回去了,调到天津他还是没有前往。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或许茫茫的戈壁荒原更有助于找到自我。也有人问他怎么能甘于寂寞?他说:有书,即使是在沙漠里也会张起一片浓荫。是这样!他是在古人和今人张起的浓荫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的。但回首看来,他留在起伏沙丘上的足迹也是很不规则的。为此,也很难谈及他的小说一贯风格。举例说,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和《虬龙爪》就不像同一作家同一时期所为。而长篇小说《出浴》和《神秘的松布尔》也是如此,从选材到语言也不像出自一人之手。同样,散见于各大报刊散及随笔也例外,《克隆皇帝》的治学精神和《天地大舞台》的自我调侃也似判若两人。是的!他笔触涉猎很广,除散文随笔之外,曾写过草原小说、市井小说、山野小说、推理小说以及现代派小说。语言似乎也很不统一,有京韵京味的、土腔土调的,还有类似翻译语言的。有人也曾问过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这说明我绝对成不了大作家,因为我总找不到自我。依我看,这或许就是他的自我,或许就是他!多侧面、立体化,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冯苓植。
1999年他退休了,我本以为他为文学行者生涯也该结束了
却谁料传来的消息却是,为了回报草原,冯苓植又苦行僧般的为苦研《元史》钻进了中外古今相关的史籍之中。而且一钻就是十四五年,甘愿离群索居自得其乐。但我深知,这是冯苓植仍在寻找冯苓植,仍在延续他那行者风格。腿脚不行了,就伏案神游于古代草原上奔腾的金戈铁马之间。果然,最近听说他相关的长篇历史小说《忽必烈大帝》与长篇读史随笔《大话元王朝》等均先后出版了。
不蹚浑水,甘于寂寞,永远在寻找自我
最近听说,上海文汇出版正在筹划出版他的文集,我为这位十几年未见的老朋友感到高兴。冯苓植曾向我介绍过,他虽遥居草原,但相关文学创作的社会大学却是在上海完成的。从少年时期在《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发稿,直到在《上海文学》《小说界》以至《收获》发表作品。上海的编审们的点化令他终生难忘,故而出文集也算对师友们的一种回报。而他却又称,这毕竟又纯属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现象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反而认为文汇出版社能为这样一位远天远地鹤立独行的作家出文集是很有意义的,也不失为一种别具特色的选择。步履蹒跚,往往更有助于认识一个时代的特点。多方探索,更有助于了解一个作家的心路历程。那就让我们打开这套文集吧,去了解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这么一位行者似的作家。
路就在足下,路也在远方
不见苓植已有十好几年了,遥望北国,不胜思念之至!就让我在上海以此序为这位远方朋友深深地祝福吧!
后 记
退休之后为回报草原,历经十四五年总算把蒙古历史从古至今捋了一遍。虽然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无法相比,但总算完成了这套《蒙元史演绎文丛》。目的只有一个,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为华夏历史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蒙古民族更准确、更全面地介绍给全国人民!
我也曾有过困惑,但多亏得到李治安教授的指点
李治安先生是南开大学的著名学者、中国元史研究会的会长。他告诉我:历史的传承向来是靠双翼的,一翼是靠专家学者的探索和研究,一翼是靠通俗演义和野史笔记的普及和传播。如陈寿的《三国志》以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很好的例证。元史所欠缺的正是后者,你大可继续尝试下去!
元史专家如是说,最终鼓励我尝试了下去
但必须实事求是地说明,我这种尝试是建立在古今中外诸多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比如说,前三部就大量采用明代宋濂主撰的《元史》、李治安先生所著的《忽必烈传》,以及蒙古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蒙古秘史》等。而在写作最后这部有关北元史的小说时,由于《明史》之有意隐晦和抹杀,如将达延汗晦去其大元之意,竟只称其为小王子种种,故多采用的是一些汉译后的蒙古文经典史著,如《黄金史纲》《蒙古源流》《斡亦剌黄史》等。尤其是当详读珠荣嘎先生译注的《阿勒坦汗传》后,颇为其严谨的治学精神所感动。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一批蒙古族的专家和学者才是研究元史和蒙古史的真正中坚力量。没有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何谈通俗与普及?除此之外,这部演绎小说还参考了杰克卫伏则所著的《蒙古皇后秘史: 看成吉思汗的女儿如何拯救他的帝国》(也译为《成吉思汗的女儿们》)等国外相关学术著作。尤其对李治安先生的元史巨著《忽必烈传》,我竟在不断参考校阅中翻烂了三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的是将蒙古史准确地普及下去!
耄耋之年,总算完成了人生的一桩心愿:
回报草原,回报牧人
最后,我还要特别诚挚地感谢无私帮助过我的那些蒙古族朋友们!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我是很难完成这套《蒙古史演绎文丛》的。比如说,我国著名的蒙古族文学评论家包明德先生,他不但替我为每部书把关,而且十四五年来几乎与我的创作步步相伴,民族情谊感人至深。再比如,托娅同志、阿拉腾巴根同志、巴拉吉同志等,均分别在蒙语、蒙俗、蒙史等诸多方面给予我倾力相助。几乎是有求必应,充分展现了蒙古民族那种坦荡无私、赤诚待友的崇高风尚。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套系列丛书当属蒙汉民族共同努力之成果。
我再一次向诸多蒙古族挚友致以由衷的感谢
正是他们助我在古代的大草原上神游了十六七年,不知其苦,反自得其乐,并且通过这漫长的写作,使我更加感受到
蒙古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
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灿烂的今天!
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充满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