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制造规则 : 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
》
售價:NT$
449.0

《
货币与政府
》
售價:NT$
602.0

《
昨日今朝(网络原名:今朝欢愉)
》
售價:NT$
254.0

《
靖难之役:明朝初年的改革、削藩、政争与叛乱
》
售價:NT$
398.0

《
斗罗宇宙全解:斗罗大陆IP官方设定集百科全书
》
售價:NT$
760.0

《
新民说·我也只是一个人
》
售價:NT$
347.0

《
数学史这样教
》
售價:NT$
408.0

《
高能量家庭
》
售價:NT$
153.0
|
內容簡介: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发明的岁时纪年方法。人们利用土圭实测太阳投射到物体上的影子,依据影子的长短、方向的改变,将一年分为了二十四个节气,为每个节气总结出一些典型特征,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开展文化活动。*初,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内容主要反映黄河流域的物候和天气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其影响也扩展到中华文化圈的各个地区,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阳历看,一年二十四节气中,上半年(16月)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712月)的节气在每月的8日、23日前后。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体现了一年的节令变化和文化习俗。
|
關於作者: |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立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博士后, 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秘书长,主要研究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
|
目錄:
|
1. 立春 2
2. 雨水 8
3. 惊蛰 14
4. 春分 20
5. 清明 26
6. 谷雨 32
7. 立
夏
40
8. 小满 46
9. 芒种 52
10. 夏至 58
11. 小暑 64
12. 大暑 70
13. 立秋 78
14. 处暑 84
15. 白露 90
16. 秋分 96
17. 寒露 102
18. 霜降 108
19. 立
冬
116
20. 小雪 122
21. 大雪 128
22. 冬至 134
23. 小寒 140
24. 大寒 146
|
內容試閱:
|
序
我喜欢一切带着时光打磨痕迹的东西,比如水滴滑过墙,浸润墙体的驳杂,滋润苔藓;比如风绕过老树,老树皮里藏着不动声色的年轮;再比如一遍遍鞣过的皮子,越来越贴近人的皮肤质感;还有像莱昂纳德科恩那样的老乐手,鬓染霜华,用沙哑的老灵魂唱着自己的诗和歌。时光打磨的痕迹,不止褶皱,还有润泽。我们的今生不过是从岁月里借来了一把光阴,冠上自己的名字,走自己人生的节序如流。
在西方讲学的时候,曾经被问到中国的节日和西方的节日到底有什么差别?我半开玩笑地说,西方的节日特点很明显,复活节、感恩节,几乎所有节日都是人给神过的,是向神灵致敬;然而中国却不一样,从春节到清明,再到端午、中秋、重阳,绝大部分是为人而过,追慕人的精神家园,是给人过的节。从小进教堂的人习惯于孤单而优美、崇高而持久地膜拜天上下来的神;而中国人,应时而动,顺应自然,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
中国人的记忆里,会萦绕着童声朗朗的念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一首四季变换的歌,有图有景,有颜色,有味道。中国人解释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立夏蝼蝈鸣,蚯蚓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立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是多有诗意的描述。
二十四节气,通贯我们的一生,年复一年,流光被打上了烙印。这样接地气的日子,人们才过得踏实。
于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