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NT$
449.0

《
性别:女(随机图书馆01)
》
售價:NT$
352.0

《
最后的门徒——我与李小龙回忆录
》
售價:NT$
347.0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NT$
218.0

《
流动的白银(一部由白银打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售價:NT$
296.0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NT$
296.0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NT$
915.0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传播学研究、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新媒体研究三个部分,收入了21世纪以来传播学、新媒体研究领域代表性学者的重要篇章,为做好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及面向21世纪的转向提供了经验。
|
關於作者: |
胡百精,1976年生,吉林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与公共传播。出版《说服与认同》《公共关系学》《危机传播管理》等专著,发表《互联网与重建现代性》《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互联网与对话伦理》《互联网与信任》等论文。
|
目錄:
|
第一部分 传播学研究
互联网的非线性传播及对其的批判思维 陈力丹
人的记忆、搜索引擎与新闻传播学研究——搜索引擎批判 陈力丹
传播学研究的一个“边缘”课题——女性与传播 陈 阳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 陈 阳
从“不专业”到“专业”——体制外记者与媒体机构的冲突 陈 阳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郭庆光
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 刘海龙
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 刘海龙
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 刘海龙
媒介仪式的结构化与反结构化——评析央视春晚小品的叙事模式变迁 刘宏宇 李婧文 白 静
虚拟性媒介研究范式导论——理解作为媒介基本属性的虚拟性 刘宏宇 刘亚光 李婧文
弱媒体与强现实——“发廊妹”整容消费的影响因素调查 闫 岩 许孝媛
健康信息获取渠道的聚类分析——主动获取与被动接触 张 迪 古俊生 邵若斯
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社论、言论数据库(2002—2009)的内容分析 赵永华 赖华榕
全球治理视阈下“一带一路”的媒体合作——理论、框架与路径 赵永华王 硕
第二部分 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
互联网信息传播业的发展与中国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 高 钢
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传播的理念转型 高 钢
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 胡百精 杨 奕
互联网、公共危机与社会认同 胡百精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 李 彪
社交网络时代舆情预警的挑战、模式及趋势研究 李 彪
风险沟通如何做到以受众为中心——兼论风险沟通的演进和受众角色的变化 黄 河 刘琳琳
参与、赋权与联结性行动——社区媒介的中国语境和理论意涵 王 斌 古俊生
媒介传播与社会抗争的关系模式——基于中国情境的分析 王 斌 胡周萌
第三部分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如何影响社会管理——兼论新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与功能 黄 河 王芳菲 5G将彻底颠覆主流媒体的概念 匡文波
信息精准推送中主流价值观的算法实现 宋建武 黄 淼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打造治国理政新平台 宋建武 乔 羽
融媒体环境下视听传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建构——基于VAR模型的大数据计算及分析 周 勇 赵 璇
“自主”的情境:直播与社会互动关系建构的当代再现——对梅罗维茨情境论的再审视 周 勇 何天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