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NT$
745.0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NT$
449.0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NT$
230.0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
雪的练习生
》
售價:NT$
347.0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如果说中国文化具有宝贵的和而不同的传统精义,那么中国文学的文以载道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宝贵的文化精神。尤其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散文世界里,古今文人作家的理论思考和创作实践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论观点和众多风格各异的作品,总体上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气象,彰显了中国古今散文的丰富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文化自信与中国散文丛书之一种。本书从和而不同精神的源流入手,系统梳理出从欧阳修、桐城派等古代散文体系,到林语堂、梁遇春、茅盾、孙犁、西部散文等现当代散文的精神脉络,从而解开和而不同精神与中国散文之间反本开新的文化联结。全书共分两大部分:和而不同与中国古代散文、和而不同与中国现当代散文。通过研究和而不同与中国散文的关系,展现和而不同在散文中的多种存在样态,作者试图揭示出和而不同精神与中国文化发展内在的审美、哲学规律,从而为人民群众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做出深刻的精神启示。
|
關於作者: |
李继凯,1957年生,江苏宿迁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东亚汉学研究学会会长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主持项目多项,获奖多次。
任竞泽,1968年生,内蒙古赤峰人,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唐宋文学。出版《中国古代辨体理论批评研究》等多部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
马杰,1995年生,甘肃泾川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学批评。参与出版两部著作,在《鲁迅研究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
|
目錄:
|
引言:和而不同是一种境界
上编 古代散文观专题探讨
第一章 宋初和而不同的文道关系论
第一节 和而不同的基础:抨击时文,力振古文
第二节 和而不同之道:重建道统
第三节 和而不同之文:修复文统
第四节 和而不同之影响因素:政统、道统与文统
第二章 辨体破体与和而不同:欧阳修的文体通变观
第一节 对立角色与和而不同:先体制而后工拙的辨体论
第二节 和而不同与文体通变:公于文章变而不失其正的破体论
第三节 兼综百家与和而不同:欧阳修文备众体与不喜杜诗的文体观
第四节 和而不同与《醉翁亭记》
第三章 和而不同与桐城派早期作家的时文改良
第一节 和而不同与晚明时文取法古文的路径
第二节 和而不同与早期桐城诸家的时文改革立场
第三节 和而不同:早期桐城派作家时文中的个人性情
第四节 时文规制与古文之法:和而不同与早期桐城派作家的时文文法
第四章 对立融合与和而不同:从选本批评看桐城派骈散观的演进
第一节 骈散异趋:桐城三祖选本尊散抑骈的倾向
第二节 骈散沟通:曾国藩等人折衷骈散的理论主张与选本实践
第三节 和而不同:桐城派的骈散品位观
下编 现当代散文透视
第五章 作为大现代散文理论观念的和而不同
第一节 和而不同:中国现代散文的主体文体
第二节 和而不同:大现代中国散文的多样性及其辩证关系
第三节 和而不同:西部散文的创作模式
第四节 和而不同与贾平凹大散文观
第六章 和而不同与中国现代散文研究案例分析
第一节 和而不同与茅盾的西游散文
第二节 梁实秋的幽默散文与西方的超现实幽默
第三节 和而不同视域下的林语堂小品散文
第四节 和而不同视域中的梁遇春散文
第七章 和而不同与中国当代散文研究案例分析
第一节 和而不同:孙犁散文美学的内涵和逻辑结构
第二节 和而不同:台湾女性散文的诗学建构
第三节 和而不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现象与审美取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