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笔法记》与中晚唐画学嬗变

書城自編碼: 352148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绘画
作者: 马龙锋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878593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NT$ 500.0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售價:NT$ 449.0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NT$ 305.0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NT$ 316.0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NT$ 301.0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NT$ 490.0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NT$ 709.0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NT$ 40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469
《大美之梦——汉风的艺术世界》
+

NT$ 588
《纸上美术馆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诞生》
+

NT$ 680
《宋画小品精粹评注.花鸟卷》
+

NT$ 456
《爱莲说 (精美画作+细腻散文+温润诗作,呈现一个多面体的西茜》
+

NT$ 251
《油画基础入门 花之绘》
+

NT$ 496
《简笔画大全10000例》
內容簡介:
《《笔法记》与中晚唐画学嬗变》本书对作为中国绘画美学重要嬗变与转捩阶段的中晚唐在历时性的宏观视野中做了新的检视,以荆浩的《笔法记》为中心,探讨了所谓中国古典绘画经典美学观念的建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古典绘画发展早期存在着两个相互游离的本体美学观道本体观和技本体观。中唐之前的中国画史,技本体美学观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本体观虽然在魏晋时期已开始肇端于绘画领域,但当时的绘画在创作实践中要解决的*性的问题仍然是形质的完成问题。以宗炳、王微等为代表的画家虽然在观念形态上确立起山水画的高标美学追求,但绘画技法与实践的滞后性同美学观念的崇高性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六朝晚期至中唐山水画的发展史,在美学上即表现为一部为其崇高的观念形态寻找相匹配的外在形式的历史。中晚唐以降,与士人为官带来的社会结构重大重构相应,审美趣味发生重大捩变,笔墨技法语言亦发展至醇熟,山水开始取代人物成为主要的表现题材,气韵开始取代形似成为主要的审美追求,水墨淡彩开始取代重彩敷色成为主要的绘画样式,遣兴寄情开始取代教化载道成为主要的创作目的,于此,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绘画方从美学的观念形态真正落实为有道有艺的实体化形态。在此背景下,传统画缋之事,杂五色的理论失去了界说绘画的有效性,画者何为的本体命题被重新加以检视,两大本体系统则走向圆融贯通,其标志性理论文本就是荆浩的《笔法记》。该书将《笔法记》放到中晚唐画学嬗变的美学背景下作了一次新读,研究了真 、韵等重要范畴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美学关联,创新性地阐释了荆浩的绘画美学思想。真贯通技、道的美学特质使绘画建基于物象与形质又能不拘滞于板结的笔墨与固定的程式,而呈现为一种随大化一气流转的生成性状态,亦即突破有限而指向无限的意境之美;对绘画的创作与鉴赏则成为一个非现成的过程性经验,乃是游乎天下之一气的至乐审美体验。《《笔法记》与中晚唐画学嬗变》本书对作为中国绘画美学重要嬗变与转捩阶段的中晚唐在历时性的宏观视野中做了新的检视,以荆浩的《笔法记》为中心,探讨了所谓中国古典绘画经典美学观念的建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古典绘画发展早期存在着两个相互游离的本体美学观道本体观和技本体观。中唐之前的中国画史,技本体美学观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本体观虽然在魏晋时期已开始肇端于绘画领域,但当时的绘画在创作实践中要解决的*性的问题仍然是形质的完成问题。以宗炳、王微等为代表的画家虽然在观念形态上确立起山水画的高标美学追求,但绘画技法与实践的滞后性同美学观念的崇高性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六朝晚期至中唐山水画的发展史,在美学上即表现为一部为其崇高的观念形态寻找相匹配的外在形式的历史。中晚唐以降,与士人为官带来的社会结构重大重构相应,审美趣味发生重大捩变,笔墨技法语言亦发展至醇熟,山水开始取代人物成为主要的表现题材,气韵开始取代形似成为主要的审美追求,水墨淡彩开始取代重彩敷色成为主要的绘画样式,遣兴寄情开始取代教化载道成为主要的创作目的,于此,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绘画方从美学的观念形态真正落实为有道有艺的实体化形态。在此背景下,传统画缋之事,杂五色的理论失去了界说绘画的有效性,画者何为的本体命题被重新加以检视,两大本体系统则走向圆融贯通,其标志性理论文本就是荆浩的《笔法记》。该书将《笔法记》放到中晚唐画学嬗变的美学背景下作了一次新读,研究了真 、韵等重要范畴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美学关联,创新性地阐释了荆浩的绘画美学思想。真贯通技、道的美学特质使绘画建基于物象与形质又能不拘滞于板结的笔墨与固定的程式,而呈现为一种随大化一气流转的生成性状态,亦即突破有限而指向无限的意境之美;对绘画的创作与鉴赏则成为一个非现成的过程性经验,乃是游乎天下之一气的至乐审美体验。
關於作者:
马龙锋,男,1982年生于山东省滨州市,现籍北京,供职于中央部委。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中西艺术史论、美学与文化理论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