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法则:33条商业和生活指南
》
售價:NT$
347.0

《
政商现形记: 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
》
售價:NT$
398.0

《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辅导与培训家长用书
》
售價:NT$
539.0

《
萨满文化研究丛书——通古斯人的心智丛(全三册)
》
售價:NT$
1639.0

《
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
售價:NT$
490.0

《
鲨鱼大图鉴:世界现生536种鲨鱼完全解读
》
售價:NT$
2189.0

《
世界美食丛书:面包+咖啡(2册)
》
售價:NT$
1000.0

《
化学工程发展战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
》
售價:NT$
2540.0
|
編輯推薦: |
本书通过对中西艺术伦理观的梳理与比较,试图在跨文化的历史维度中呈现艺术伦理维度的普遍存在及演进规律,进而分析艺术伦理维度与审美维度的纠葛,阐发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以此强化对艺术内涵丰富性的理解,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中西艺术思想史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艺术伦理观,以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方法,在史前艺术观、前现代艺术观、现代艺术观和后现代艺术观的框架中进行中西比较,探求其中的共同性与复杂性。
本研究表明,中西艺术伦理观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有着相似的问题意识,在演进上有相似的阶段性:从史前艺术与伦理的混沌一体;到前现代艺术受到伦理的控制;再到现代的艺术自律,认为艺术无涉伦理;而到了后现代,则又开始重新审视艺术与伦理的内在联系。
|
關於作者: |
殷明明
男,1980年3月生,文学博士,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安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已在《人大复印资料》《文艺争鸣》《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界》《江淮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中西艺术伦理观的基础形态
第一节 史前时代的艺术与伦理
一、史前社会的社会属性
二、史前社会中艺术与伦理的关系
第二节 艺术与伦理的自觉整合阶段
一、中国艺术伦理观的基础形态
二、西方艺术伦理观的基础形态
三、轴心时代中西艺术伦理观的共性与差异
第三节 艺术伦理观的意识形态化阶段
一、汉代艺术伦理观的意识形态化
二、古罗马艺术伦理观的僵化
三、中世纪艺术伦理观的神圣化和意识形态化
四、大一统时代中西艺术伦理观的异同
第二章 中西艺术伦理观的曲折展开
第一节 中国艺术伦理观的曲折展开
一、艺术觉醒时代的三种艺术伦理观
二、唐代整体主义艺术观的复兴
三、群而思无邪:理学的艺术伦理观
四、心学的艺术伦理观
五、清代对心学艺术伦理观的反省
第二节 西方艺术伦理观的曲折展开
一、来自娱乐性和虚构性的攻击
二、从外在规则到心灵法则
三、对立中的互补:康德对艺术与伦理关系的阐释
四、席勒式的道德审美乌托邦
五、席勒之后的两种倾向
第三节 分化时期中西艺术伦理观之异同
第三章 艺术现代性中的艺术伦理观
第一节 西方形式主义对艺术伦理维度的冲击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艺术伦理观的复杂走向
一、个体本位的艺术观
二、整体本位的艺术伦理观
三、政治伦理本位的艺术观
四、从形式本位到欲望解放:形式主义影响下艺术与伦理关系的异变
第三节 选择与重构:西方话语影响下的中国艺术伦理观
一、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艺术伦理观中的西方影响
二、艺术去伦理化中的西方影响
第四章 伦理转向:迷失中的重建
第一节 迷失的后现代艺术与无伦理的道德
第二节 西方当代艺术研究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立场与方法: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伦理研究的三种进路
一、个体的膨胀与欲望化的艺术
二、道德形而上主义
三、文学伦理学批评
四、叙事伦理
第四节 西方伦理转向的后现代性与中国艺术伦理问题的复杂性
结 论
一、伦理观的分歧与艺术意志的走向
二、双重失衡:中国艺术伦理观的困境
三、艺术伦理观重建中理论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