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NT$
403.0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NT$
704.0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NT$
403.0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NT$
265.0

《
诗词串起中国史:按照朝代顺序用诗词串起一部中国通史。
》
售價:NT$
1224.0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NT$
454.0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NT$
20298.0
|
編輯推薦: |
本书围绕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进展环境治理与产业政策的探索实践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本书的核心观点认为,联合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当今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契约。把握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动态,探索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鉴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未来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以统筹协调的方式破解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为此,当前阶段要着力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全球层面,如何与各国交流互鉴,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二是国家层面,如何将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与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结合,为推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地方层面如何将环境保护和永续发展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本书通过系统论述相关领
|
關於作者: |
郭苏建,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硕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后赴美留学,获田纳西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省****,浙江大学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中国政治学会前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比较政治经济学、可持续能源与环境、治理理论、民主转型、经济转型等。主要学术成果包括数十篇中英文期刊论文及20部学术著作和编著,如:《全球可持续能源竞争力报告》,《民主转型:模式与后果》,《中国国家一社会关系与治理》,《中国政治与政府:权利、意识形态和组织》,《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学科发展现状评析》,《中国市民社会与治理》,《重塑合法性:中外经验》,《中国探索善治》,《环境保护政策:美中西部地区比较》,《中国环境危机:国内应对与国际影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和谐世界与中国新外交政策》。《中国外交的新视角》,《亚洲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政治经济学》,《二十一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外条件》,等等。
郭苏建,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硕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后赴美留学,获田纳西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省****,浙江大学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中国政治学会前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比较政治经济学、可持续能源与环境、治理理论、民主转型、经济转型等。主要学术成果包括数十篇中英文期刊论文及20部学术著作和编著,如:《全球可持续能源竞争力报告》,《民主转型:模式与后果》,《中国国家一社会关系与治理》,《中国政治与政府:权利、意识形态和组织》,《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学科发展现状评析》,《中国市民社会与治理》,《重塑合法性:中外经验》,《中国探索善治》,《环境保护政策:美中西部地区比较》,《中国环境危机:国内应对与国际影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和谐世界与中国新外交政策》。《中国外交的新视角》,《亚洲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政治经济学》,《二十一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外条件》,等等。
|
目錄:
|
主旨论文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
后2020五年发展规划与生态文明导向的合作治理
绿色发展的中国经验及未来展望
专题一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
低碳转型下的能源一金属耦合:全球进展与中国贡献
水制度量化研究进展:对象、方法与框架
基于物质足迹的城市环境压力及驱动力研究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循环经济监测框架
专题二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进展
中国跨境风电项目的建设模式、梯度转移及减排潜力研究以中巴经济走廊优先项目为例
森林城市建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出口隐含碳分析
天然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气候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融合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专题三环境治理与产业政策的探索实践
我国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综合评价:基于模糊AHPVIKOR模型和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中国部分地区公路交通系统全要素运营效率实证研究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试点评估基于十二个城市的比较研究
城市收缩、城市扩张与空气污染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