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MATLAB入门与应用实践(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607.0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售價:NT$
500.0

《
信用债投资笔记:交易策略+基本面分析
》
售價:NT$
449.0

《
神秘欢娱:人与香烟500年
》
售價:NT$
505.0

《
口腔修复学精要(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口腔医学译著
》
售價:NT$
857.0
|
內容簡介: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针对贫困地区薯类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地制宜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扶贫脱贫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本书由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合著,用写实的手法和简练的文笔图文并茂地回顾了创新团队开展薯类产业科技成果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工作,总结归纳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主要经验等,对于进一步做好薯类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从事产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办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關於作者: |
潘海平,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苏启东人,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研究员,教授级咨询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发表各类文章近90篇,获得各类奖励及荣誉称号60余项次。1997年6月为四川省党员代表大会代表,曾任攀枝花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第七、八次党代会代表,攀枝花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常委。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沈学善,男,1981年2月出生,副研究员,农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四川省农科院青年领军人才,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特色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岗位专家,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硕士校外导师。工作以来,主持科研项目22项、发表论文129篇、出版专著2部、出版科普读物4部、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2项,农业主推技术5项,获授权专利15项,获得部省级科研成果5项。潘海平,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苏启东人,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研究员,教授级咨询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发表各类文章近90篇,获得各类奖励及荣誉称号60余项次。1997年6月为四川省党员代表大会代表,曾任攀枝花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第七、八次党代会代表,攀枝花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常委。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沈学善,男,1981年2月出生,副研究员,农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四川省农科院青年领军人才,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特色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岗位专家,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硕士校外导师。工作以来,主持科研项目22项、发表论文129篇、出版专著2部、出版科普读物4部、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2项,农业主推技术5项,获授权专利15项,获得部省级科研成果5项。
黄钢,1955年3月生,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博士,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2013年6月任正厅级调研员。长期从事作物耕作栽培和现代农业研究,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获得者,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先后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等专著6部,获授权专利17项。 本书的出版先后受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川农业[2014]91号,川农业[2019]472号、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08;201503127-03、十三五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51、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8JY0626、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公益性研究深化工程2016GYSH-027,2018GYSH-001等项目的资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