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NT$
30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NT$
281.0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NT$
398.0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NT$
454.0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NT$
286.0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NT$
270.0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NT$
649.0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NT$
545.0
|
編輯推薦: |
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已逾七十年。七十年来,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主要有两种性质的研究模式,即作为文学批评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作为文学史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从理论上讲,这两种性质的当代文学研究模式之间应该是互补互渗的,两者各有侧重,但又彼此融合,这才是我们渴望的健康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生态。然而,从实践上看,这两种当代文学研究模式之间长期以来又是分裂甚或对立的。面对这样的文学生态,并基于七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坛也涌现出了无数的小说家,其中卓然成家者代不乏人,本书作者立足于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择取二十位不同代际的小说名家及其作品予以精研和赏析,借此论证当代中国小说经典作家作品形成之来龙去脉。其中既有蜚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作家作品,也有在八九十年代享誉文坛的50后60后作家群体,又附上新世纪以来渐成气象的70后作家作品,可谓以点带面,虽仅尝经典之一脔,然亦可知经典之味道。本书形散神聚,貌与神合,结构上寓松散于谨严之中,于规整中寻找自由。作者一以贯之,以新实证主义批评方法贯穿其中,推崇心证、史证与形证相结合,主张三证合一,致力于将心理分析、历史辨析与形式剖析结合起来,提炼出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
|
關於作者: |
李遇春教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青年评论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黄鹤诗社秘书长
|
目錄:
|
引 言 新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论纲
第01章 孙 犁:抒情小说的心理隐秘
第02章 茹志鹃:日常叙事的补偿机制
第03章 张贤亮:超越苦难与白日梦魇
第04章 张一弓:告别成规与话语转换
第05章 陈忠实:精神剥离的叙述成长
第06章 路 遥:人生焦虑的艺术踪迹
第07章 贾平凹:拒绝平庸的精神漫游
第08章 韩少功:会通中西的文学接受
第09章 莫 言:诺奖现象的文学还原
第10章 姜天民:文学圣徒的生命之殇
第11章 李 锐:历史困境与人的寓言
第12章 刘醒龙:文化人格与重塑传统
第13章 邓一光:英雄叙事的心灵挣扎
第14章 迟子建:小说文体的空间诗学
第15章 苏 童:边缘叙事与艺术突围
第16章 格 非:历史背反与叙事轮回
第17章 红 柯:神话叙事与原型结构
第18章 欧阳黔森:方志小说与地方话语
第19章 乔 叶:心理现实与女性写作
第20章 朱山坡:野生人物与民间传奇
结 语 实证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有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