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NT$
510.0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日本乡村振兴始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旨在缩小工农城乡差距、促进国土均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贸易自由化等挑战,日本乡村振兴逐渐由外生式发展转向以城乡协作为基础的内源式发展。其不再偏重于单一产业振兴,而是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力求重塑和谐人地关系。本书基于国内与国际双重视角,阐释了日本乡村振兴转型的理念演变与实践创新,以期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
關於作者: |
顾鸿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日农业与环境政策、乡村发展、经贸合作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在Ecology and Society、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Land Use Policy、《现代日本经济》《国外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曾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赴名古屋大学交流访学,在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任职期间曾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以及上智大学访问学者。
|
目錄:
|
目录
导论1
节研究缘起1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3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方法8
第四节研究内容与写作框架12
章日本乡村景观演变动因及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16
节日本乡村景观概念的发展及其内涵:以“里山”为例17
第二节日本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因20
第三节日本乡村景观保护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8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46
第二章新内生发展理论与日本乡村振兴转型49
节日本内生发展理论的演变及其时代背景50
第二节日本新内生发展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54
第三节新内生发展理论在日本乡村振兴转型中的应用59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65
第三章日本乡村振兴的绿色转型:“地域循环共生圈”的实践与
启示67
节日本乡村振兴的转型历程:从外生式发展到内源式
发展68
第二节“地域循环共生圈”的理念与内涵74
第三节“地域循环共生圈”实践中的乡村资源整合增值方法
与途径77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84
第四章日本梯田地区振兴的政策实践与启示87
节日本梯田地区概况及其振兴理念的演变88
第二节日本梯田地区振兴的政策框架及实施方式93
第三节日本梯田地区振兴的实践模式98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109
第五章日本乡村旅游振兴的政策演变与实践创新112
节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演变:从“大众旅游”到“新旅游”113
第二节“旅游社区营造”:基于“新旅游”的日本乡村振兴实施
策略117
第三节日本“旅游社区营造”的经营管理模式123
第四节疫情影响下的日本乡村旅游振兴对策139
第五节结语与启示142
余论145
节日本乡村振兴转型的理念、方向与路径146
第二节综合景观管理在日本乡村振兴转型中的应用147
第三节启示与建议149
附录152
附录1:日本国土、环境、农村规划的目标与政策演变152
附录2:《关于促进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法》161
附录3:《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171
附录4:《农山渔村活性化法》174
附录5:《梯田地区振兴法》185
附录6:《地域振兴协力队推进纲要》195
附录7: 2020年度有关地域振兴协力队定居状况等调查结果201
参考文献204
后记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