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广西常用动物类中药
》
售價:NT$
500.0

《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
售價:NT$
485.0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NT$
449.0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NT$
1010.0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NT$
281.0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2009年,粤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致力于推动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粤剧,在剧种文化上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
粤剧是中国早走向世界的地方剧种,即“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粤人,凡有粤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粤剧不仅在岭南地区、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同样巨大。因此,本书还致力于粤剧在岭南地域文化中的传承与保护,并同时致力于扩大以粤剧文化为代表的岭南地域文化在国内及海外的传播与发展(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亲临粤剧博物馆,详细参观、考察并询问了粤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情况)。
|
內容簡介: |
粤剧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我国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传统戏剧;序号180;编号Ⅳ—36)的双重身份,因此,“非遗”语境下的粤剧保护、传承和发展,就需要以粤剧唱腔音乐为首要对象。本书包括五章,分别从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调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板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腔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曲牌形态以及非遗保护语境下对粤剧传承的“生态”思考。其中,“生态”思考包括“原生态”与非遗理论的假定性认识、“本生态”与粤剧唱腔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和“衍生态”与粤剧唱腔音乐的传播和创新。
在研究、厘清粤剧唱腔音乐“内部本体形态”的基础上,还需要从非遗原生态、本生态、衍生态的学理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厘清粤剧多曲体唱腔音乐在粤剧非遗保护中,其“本生态”与传承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其“衍生态”与传播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问题等。
|
關於作者: |
孔庆夫,湖北荆州人,本科、硕士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师从宋俊华教授,获得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规划、广东省社科规划(成果文库)、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荣获第八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三等奖(2019)、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广东省“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优秀示范案例”一等奖(2020)等。
现研究方向:粤剧音乐、戏曲音乐、音乐文化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