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成长手册随即一本+米歇尔家庭教育百科 父母育儿方法指南大全书籍 影响全球百万家长的科学育儿法一站式解决孩子爱顶嘴有逆反心理TS
》
售價:NT$
1038.0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柒)
》
售價:NT$
347.0

《
别字之辨
》
售價:NT$
653.0

《
AIGC革命-产业升级与商业创新
》
售價:NT$
305.0

《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分道扬镳
》
售價:NT$
347.0

《
超级沟通者 与所有人连接的秘密 查尔斯·都希格 著 普利策奖获奖者 《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2》作者 人际沟通畅销书籍
》
售價:NT$
352.0

《
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设计
》
售價:NT$
454.0

《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
售價:NT$
8058.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优势在于既要找寻传统仪式带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更要发掘现代媒介环境下,仪式传播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效用和路径。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取重庆地区的土家族聚居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多元媒介生态环境中仪式的演化问题。力图发现仪式传播的变迁演化及在此过程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作用。既要找寻传统仪式带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更要发掘现代媒介环境下,仪式传播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效用和路径。
|
關於作者: |
覃芹,湖南常德人,新闻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媒介与社会等。
|
目錄:
|
章 仪式及其传播价值概论
节 仪式及其传播价值
第二节 土家族仪式研究回顾
第二章 仪式传播活动的本质、特征、类别及其价值
节 本质:信息冗余消除可能的交往误解
第二节 特征:固定化解读与接收消解交往焦虑
第三节 类别:人人交往与人神交往构建全面的交往情境
第四节 价值:构建与维护社会关系
第三章 土家族传统仪式的衰落
节 传承者传播意愿渐减
第二节 仪式内容失魅
第三节 仪式意义渐失
第四节 世俗化传播与解读消解仪式意义
第五节 媒介助力日常生活仪式衰落
第六节 代际传承消失导致文化与实践脱离
第四章 土家族仪式的景观化转换
节 媒介景观:被消费的大众文化产品
第二节 群内景观:权力与秩序的再现
第三节 群际景观:旅游中异族的认同
第四节 日常生活景观:社区广场舞
第五节 遗产景观:一个群体和他们的仪式再现
第五章 仪式景观化转换的影响与反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路
节 仪式传播价值转换的过程与特征
第二节 仪式传播价值转换的影响:媒介交往失控
第六章 对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路,调整信息、信任与关系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口统计表
附录三 石柱县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录四 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名录
附录五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在2019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进入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以势不可当之势几乎侵入一切文化阵地,传统仪式也不例外,欲望、消费与景观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词。土家族文化丰富、仪式多样,但在多元文化的侵入之下,土家族的诸多仪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仪式本身既是媒介,也是传播活动。传统社会中,仪式的传播价值主要在于群体内部安慰祖先神灵、自娱自乐、相互交往,伴随社会的发展,传统仪式传播活动出现衰落迹象,而在现代社会中,仪式的传播价值已然出现转换,由传统的文化行为变为景观化和媒介化的市场消费行为。
本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路”,通过对重庆石柱土家族仪式的观察和思考,了解土家族仪式传播中生活与仪式疏离的过程及表现,讨论现代景观仪式以及媒介仪式对传统仪式的逐步侵入与排挤过程,探讨了现代媒介仪式中信任的丧失以及群体性行为的形成与变异。以石柱土家族仪式为观察起点,终点落在现代社会传播问题——社群建立与信任之上,在此过程中构建仪式传播的系统性内容。
章介绍了仪式以及其传播价值的有关内容。
第二章探讨了仪式传播的一般性特征。具体包括仪式传播的本质、特点、类别以及传播价值。本书抓住仪式传播信息冗余这一关键要素,分析了仪式及其传播过程中冗余信息的内容、类别、变化、来源、建构与消解,指出仪式这一传播活动的特点在于其内容的固定化能够缓解人们解读上的焦虑。仪式传播活动的动力包括社会关系动力和个体娱乐效用,总的特点在于意义消失、关系居上。在仪式传播价值方面,本书认为其实现前提在于提供情境、建构关系,方式在于公共告知。
第三章考察多元文化背景下土家族仪式传播的衰落过程。具体从传承者社会地位、日常生活、师徒关系以及职业选择等方面考察传承者地位降低对仪式传播的影响。考察乡村精英消失、契约关系变化、娱乐需求增强等影响下的仪式内容。本书认为仪式传播衰落方式主要有简化、遗忘、娱乐化等,而媒介的发达则造成了日常生活消费世界、交往世界和观念世界的变化,总之,仪式传播的衰落实际就是文化与社会实践的脱离,从而导致仪式传播受阻,进而造成社群的疏离。
第四章考察土家族仪式的传播价值转换——景观化的内容与过程。具体包括以社交媒介发展为代表的媒介景观、以权力与秩序再现为特征的社会景观、以异族存在与认同为核心的旅游景观、以社区广场舞为表征的生活景观以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存在的遗产景观。这个转换与分化的过程,实际上表明基于传统社群存在的仪式逐渐转变为基于弱关系存在的虚拟社群,由此导致伴随仪式产生的秩序感、信任感等被削弱。
第五章主要是对前面的研究问题加以反思。重点思考新环境下仪式传播的变化及如何解决其出现的问题,考察传统仪式化社会向媒介仪式化社会过渡过程中各类权力关系、信任关系、群体行为等的处理方式,力图发现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仪式传播的分化及其缺陷。通过分析,本书认为,现代媒介仪式传播仅有形式,没有意义,交往的失控源自解读技巧与能力的缺失,而且这种缺失并未在各类教育传承中体现出来。这是传统仪式给我们带来的借鉴。但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普遍共识的前提下,景观化仪式转换能够指向伴随仪式产生的秩序感和信任感的重新确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