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工厂生产设备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论要
》
售價:NT$
347.0

《
茶叶帝国3000年
》
售價:NT$
602.0

《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售價:NT$
857.0

《
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手册,第32版
》
售價:NT$
1265.0

《
神道与日本文化
》
售價:NT$
439.0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也是一个实干的时代
这是一个机会与压力并存的时代,也是一个喧哗和奋斗奏鸣的时代。
结交一个人,巧遇一本书,你的人生也许从此不同
大师讲堂,诚心之作,其待与你的相逢
每一个工程设计人员,都应牢记并终生练就三大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能力
工程概念是经验的反映、技术的沉淀、艺术的凝练和思想的升华
成功的结构设计,体现在每一处的设计细节里
高度在概念,深度在细节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结构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的工作经历,系统地思考和总结了结构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从现实的设计人员状况和所面临的形势及任务出发,不仅对设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结构技术基础知识进行了精炼的讲解,更有针对性地对设计工作中涉及的各种设计思路、软件应用、实践经验进行了简明易懂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的目标和方法、结构概念的形成与应用、混凝土结构中的概念设计、钢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结构软件理解和应用、规范条文正确理解和应用、抗震支吊架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审查表格清单等。
|
目錄:
|
前言
第1章结构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
1.1结构工程师四个层次与结构设计的目标 /
1.2结构设计的六种思维方式 /
1.3结构设计的六种能力 /
1.4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 /
1.5结构安全控制的四个层次 /
第2章结构概念的形成与应用 /
2.1概念设计概述 /
2.2概念设计的必要性 /
2.3刚度理论在概念设计中的运用 /
2.4从材料利用的角度考虑概念设计 /
2.5协同工作在概念设计中的运用 /
第3章混凝土结构中的概念设计 /
3.1结构体系的选择 /
3.2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
3.3框架结构布置原则 /
3.4框架结构设计步骤 /
3.5规范有关规定 /
3.6框架结构截面初定 /
3.7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
3.8框架-剪力墙布置原则 /
3.9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
3.10剪力墙布置原则及截面初估 /
3.11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 /
3.12框架-核心筒平面布置及构造要求 /
3.13钢筋混凝土构件防火设计 /
3.14工业建筑中防爆墙设计要求 /
第4章钢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
4.1钢结构设计步骤 /
4.2钢结构设计方法 /
4.3钢结构设计总则 /
4.4钢结构设计总流程 /
4.5钢结构设计表示方法 /
4.6钢梁截面尺寸初估 /
4.7简支檩条承载力选用 /
4.8钢柱截面合理选取 /
4.9钢结构的防火设计要求 /
4.10概念设计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
第5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
5.1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
5.2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
5.3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 /
5.4抗震设计中常见问题实例分析 /
第6章结构软件理解和应用 /
6.1结构整体性能控制 /
6.2高层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确定 /
6.3各种刚度比计算控制 /
第7章规范条文正确理解和应用 /
7.1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正确设置 /
7.2轴压比、剪压比和剪跨比的正确理解 /
7.3带“E”钢筋适用范围辨析 /
7.4剪力墙端柱和边框柱辨析 /
7.5建筑结构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
7.6平面布置不均匀,偏心率过大,地震时引起扭转破坏 /
7.7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辨析 /
7.8抗浮锚杆与抗浮桩辨析 /
第8章抗震支吊架概念设计 /
8.1抗震支吊架与传统承重支吊架的区别 /
8.2抗震支吊架设计应用范围及布置要求 /
8.3抗震支吊架设计原则 /
8.4抗震支吊架的设计流程和步骤 /
8.5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
第9章结构设计审查表格清单 /
9.1结构设计总说明表单 /
9.2结构计算软件常用表单 /
9.3结构计算结果校核表单 /
9.4结构设计构造参数表单 /
9.5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见的违反条文清单 /
9.6钢结构设计常见的违反条文清单 /
9.7门式刚架设计常见的违反条文清单 /
9.8地基基础设计常见的违反条文清单 /
9.9结构专业施工图自校清单 /
9.10常用手算复核公式 /
附录书中引用的规范标准简称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我非常清楚,要写出一本有关结构概念设计及细节的书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行为。实际上,论述概念设计的出色的著作,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书单。大师如林同炎、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罗福午和郁彦等,这些结构界的泰斗根据自身多年设计实践的积累进行了理论研究的总结,特别是对高层建筑概念设计给出了一些独特性见解。而本书的编写思路,在于立足当下的结构设计界实际状况,帮助设计人员解决以下的问题:
(1)当结构设计变为“规范 手册 计算软件”一统天下,有的设计人员连基本的计算能力都已遗忘,结构设计变成了一种操作工具,只是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建筑方案,然后设法去建模搭积木完成施工图。
(2)仅仅依靠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已无法应对实际工程的需要。不仅是刚毕业的新人,就是已工作多年的设计人员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地掌握结构设计基本概念及其细节,并使之变为自己的东西,同时及时更新自己掌握的知识库。
(3)随着专业软件的应用,结构设计人员正不断地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减轻设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对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又能理解结构的基本概念,并具备手算复核能力。
(4)结构设计正从“满足规范和构造要求”这一传统设计方法向“创新”的方向过渡。需要结构工程师对结构方案有总体把握,具备设计概念、经验、悟性、判断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5)结构建模计算中各类参数的设置及边界条件的确定,对保证结构安全至关重要,设计人员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确定相应的设计参数,一方面效率很低,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错选和漏项,导致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作为本书编写的一大原则是,不仅对结构的基础知识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还针对性地举出各种工程实例,尽可能把结构概念阐述得简明易懂,并列出了一些施工图审查中非常实用的表单及设计过程中容易违反的条文。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的目标和方法,结构概念的形成与应用,混凝土结构中的概念设计,钢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结构软件理解和应用,规范条文正确理解和应用,抗震支吊架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审查表格清单。
后要特别感谢为本书提供素材、建议和灵感的很多人,包括我的同事、同行和朋友。他们曾慷慨地给予我帮助,尤其是本书编辑薛俊高先生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多位编辑付出了他们一贯的耐心和友善,在此表示诚挚感谢!限于本人水平,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1年5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