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NT$
510.0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NT$
449.0

《
用科学了解面包的“为什么” (全彩图解版)
》
售價:NT$
449.0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NT$
296.0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NT$
1295.0
|
內容簡介: |
本书探讨晚清“学堂经学”的改革以及在此视域下唐文治经学的生成及其典范意义。本书以京师大学堂作为主要个案,分析在西学冲击下晚清学堂的课程与相关改革,指出这种改革旨在对西方现代的“七科之学”和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进行调融。这反映在晚清学堂的课程改革和教科书编纂中,由此衍生了一种介于传统经学与现代学术之间的“学堂经学”形态。这一经学新形态一方面继承了晚清经学“中体西用”的正统理念,一方面尝试在制度上进行中西学术的兼容。这一形态始于洋务运动以后,及至民国建立后才在体制上被现代大学全面取代。就理念与实践而言,唐文治都是这一形态之下的一个堪称典范的经学家和教育家。
|
關於作者: |
毛朝晖,1981 年生,湖南衡阳人,新加坡籍,新加坡国立大学汉学博士,曾任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副研究员、《华文学刊》编辑,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早期为教育实证研究,后转向儒家哲学、比较哲学、经典诠释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尤其关注儒家哲学体系的现代建构和传统经学的现代转型。至今已在《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经学研究集刊》、Asian Philosophy 等中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章 导论
一 唐文治经学的典范意义
二 重新定位唐文治
三 经学思想与经学实践
第二章 唐文治经学的学术与政治背景
节 经世与体用——论唐文治的经学渊源
一 汉宋调和的思想基础
二 曾国藩的“四科判学”
三 “中体西用”论的生成
四 唐文治的经学渊源
五 结论
第二节 唐文治的“读经救国论”与近代中国变革
一 唐文治早年对“器物救国论”和“制度救国论”的接受
二 唐文治对“器物救国论”和“制度救国论”的反省
三 “新文化运动”与“读经救国论”的提出四结论
第三章 晚清的“学堂经学”改革
节 京师大学堂的课程改革与“学堂经学”形态
一 晚清学堂的教育理念与经学课程
二 京师大学堂的课程改革及其理念分歧
三 “学堂经学”形态
四结论
第二节 清末政治与经学教科书的诞生——以王舟瑶《京师大学堂经学科讲义》为中心
一 梁启超与经学教科书的滥觞
二 京师大学堂与早期经学教科书的编纂
三 王舟瑶《京师大学堂经学科讲义》的编纂旨趣
四 结论
第四章 唐文治的经学思想
节 唐文治经学思想的发展——以“正人心,救民命”宗旨的演变为主线
一 “正人心”的三个表述
二 从“维国运”到“救民命”——唐文治的两条经世路线
三 结论
第二节 唐文治的治经方法论
一 唐文治对汉宋治经方法的理解与会通
二 经学与文章学的会通
三 经学与科学的会通
四 结论
第三节 唐文治论读经次第及其原则——经学系统性的一个初步分析
一 唐文治论读经次第
二 决定读经次第的原则
三 结论
第五章 唐文治的经学实践
节 经学在现代学术中的艰难定位——唐文治与无锡国专的课程改革
一 无锡国学专修馆时期的国学课程
二 国学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国专转制
三 国专转制后的课程设置
四 经学在转制前后课程中的定位
五 结论
第二节 “大义”“新读本”“分类读本”——唐文治编纂经学教科书的理念与实践
一 标举“大义”的教科书实践
二新读本” 的编纂旨趣
三“分类读本”的编纂旨趣
四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书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