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
》
售價:NT$
454.0

《
好天气(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黄雀记》后历时11年长篇新作)
》
售價:NT$
403.0

《
有兽焉.10
》
售價:NT$
305.0

《
人文传统一(“人文传统”系列丛书第七版,人文传统1:史前时期—中世纪,回溯人类文明的源头)
》
售價:NT$
653.0

《
西瓜船
》
售價:NT$
255.0

《
轻松阅读: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
售價:NT$
305.0

《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售價:NT$
1856.0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路与电路分析基础、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交流异步电动机、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供电常识及安全用电、实训。附录部分给出了常用电工术语、低压电器的中英文对照。
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机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汽车、机械制造、模具等工科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职业培训用书。
|
關於作者: |
孟然平,女,副教授,1972年生人,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在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现任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兼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作为学院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从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专业和非电专业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综合实训、课改等工作。深耕教育领域多年,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曾多次指导学生竞赛并组织学生成立了电工社团。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其中市级科研课题被认定为河北省科技技术成果,获2015年河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全程参与了学校电工实训中心的建设,主持参与了《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发表核心论文3篇,省级论文十几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
目錄:
|
绪论
第1章 电路与电路分析基础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4
1.1.1 电路及组成 4
1.1.2 电路模型 4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基本原理 4
1.2.1 电流 电压 电动势 5
1.2.2 参考方向 5
1.2.3 电路的基本原理 6
1.3 电位及其计算 7
1.3.1 电位 7
1.3.2 电位的计算 7
1.4 电路的工作状态 9
1.4.1 短路 9
1.4.2 开路(断路) 9
1.4.3 有载(通路) 10
1.5 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1
1.5.1 电压源与电流源 11
1.5.2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2
1.6 基尔霍夫定律 14
1.6.1 基本概念 14
1.6.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4
1.6.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5
1.7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16
1.7.1 支路电流法 16
1.7.2 叠加定理 17
1.7.3 节点电压法 18
1.7.4 戴维南定理 20
【阅读材料】电阻及识别 22
本章小结 23
习题 23
第2章 单相交流电路
2.1 正弦交流电基础 28
2.1.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8
2.1.2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8
2.1.3 描述正弦交流电特征的物理量 29
2.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 31
2.2.1 复数基本知识 31
2.2.2 相量和相量图 31
2.3 单一元件交流电路 33
2.3.1 纯电阻电路 33
2.3.2 纯电感电路 35
2.3.3 纯电容电路 37
2.4 RLC串联电路 40
2.5 功率因数的提高 43
2.5.1 功率因数低对电路的影响 44
2.5.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45
2.6 谐振电路 47
2.6.1 串联谐振电路 47
2.6.2 并联谐振电路 48
【阅读材料】谐波的产生与滤波 49
本章小结 50
习题 51
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
3.1 三相交流电源 57
3.1.1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57
3.1.2 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 58
3.2 三相负载的连接 59
3.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60
3.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63
3.3 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64
【阅读材料】供电质量与电力负荷 65
本章小结 65
习题 66
第4章 磁路与变压器
4.1 磁路 69
4.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69
4.1.2 磁路的计算 70
4.2 铁磁材料 71
4.2.1 磁化与磁化曲线 71
4.2.2 磁滞和涡流 72
4.2.3 铁磁材料及分类 73
4.3 交流铁芯线圈电路 74
4.4 变压器 76
4.4.1 变压器的结构 76
4.4.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76
4.4.3 变压器的外特性 79
4.4.4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及效率 80
4.4.5 变压器的额定值 80
4.5 几种常用变压器 80
4.5.1 电力变压器 80
4.5.2 自耦变压器 82
4.5.3 仪用互感器 83
4.5.4 电焊变压器 84
【阅读材料】特高压输电技术 84
本章小结 85
习题 85
第5章 交流异步电动机
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89
5.1.1 定子 89
5.1.2 转子 90
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91
5.2.1 旋转磁场的产生 91
5.2.2 旋转磁场的转动方向 93
5.2.3 旋转磁场的极数 93
5.2.4 旋转磁场的转速 93
5.2.5 转子的转动原理 94
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参数 95
5.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分析 97
5.4.1 空载运行 97
5.4.2 有载运行 97
5.4.3 机械特性 98
5.4.4 输出转矩 99
5.4.5 电磁转矩与电源电压的关系 99
5.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 100
5.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100
5.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01
5.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02
5.6 单相异步电动机 103
5.6.1 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103
5.6.2 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104
【阅读材料】直流电动机 105
本章小结 106
习题 106
第6章 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
6.1 常用的低压电器 110
6.1.1 开关 110
6.1.2 熔断器 112
6.1.3 交流接触器 113
6.1.4 主令电器 113
6.1.5 继电器 115
6.2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117
6.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 118
6.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电路 118
6.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118
6.2.4 位置控制 120
6.2.5 多地点控制 121
6.2.6 延时控制 121
【阅读材料】继电器控制系统与PLC控制系统 122
本章小结 123
习题 123
第7章 供电常识及安全用电
7.1 工业企业供电知识 126
7.1.1 供电电压 126
7.1.2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27
7.1.3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127
7.2 安全用电技术 128
7.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28
7.2.2 常见的触电方式 129
7.2.3 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131
7.2.4 漏电保护器 133
7.3 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常识 134
7.3.1 安全用电常识 134
7.3.2 触电急救常识 135
7.4 电气防火和防爆 136
7.4.1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136
7.4.2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137
【阅读材料】绝缘材料的性能 138
本章小结 138
习题 139
第8章 实训
文明实训 安全操作 140
实训一 万用表的使用 141
实训二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原理的验证 145
实训三 荧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48
实训四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151
实训五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及功率测量 154
实训六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简单测试及直接启动 157
实训七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161
实训八 小型变压器的设计制作 163
【阅读材料】误差与有效数字 167
附录 常用电工术语、低压电器的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电工技术课程是职业教育多数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书第二版出版多年,为了适应当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更好地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对第二版进行了修订。本版在内容组织安排上突出实践、实用特色,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提高实训内容比重,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电工技术的新需求,对章节例题、习题进行了优化更新,每章习题进行了重新组织,对知识点多角度检测,便于灵活掌握和应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部分难点给出了解答提示和答案,使内容更科学、体系结构更合理、专业适用性更强。本书每章开头给出了本章的知识要点概览图,使本章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并给出每章的教学目标。本书根据各章具体特点,在相关章节后安排有“阅读材料”,介绍有关的实用知识或科技前沿,拓展章节内容,开阔读者的知识视野。每章配有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的实训内容基于目前最新的电气技术和工艺要求,着力加强电工工具、仪表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实践操作与知识应用相结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知识和技能有机统一。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实训内容。
本书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培养,结合行业应用、标准规范、安全法规等,将知识教育与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劳动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相融合,做到以专业知识为明线,以思政教育为隐线,使“家国情怀”“职业素养”“个人品质”三方面的教育并行,坚持“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根”的原则,将思政元素融入内容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机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汽车、机械制造、模具等工科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社会职业培训用书。
本书由河北化工医院职业技术学院孟然平老师任主编,刘芽南、张新岭任副主编,张家口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崔培雪参与编写。编写分工如下:绪论、第1、2、4、5章由孟然平编写,第3章由张新岭编写,第6、7、8章及附录由刘芽南编写。全书由孟然平统稿。刘江彩教授和程普教授仔细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非常感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教研部董力副教授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支持。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教师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存在的不妥、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