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草木有灵
》
售價:NT$
1367.0

《
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18世纪欧洲的权力博弈(王权与革命交织的时代,哈布斯堡家族四位权势女性的治国、磨难与沉浮)
》
售價:NT$
653.0

《
首发经济:重塑商业生态与消费未来
》
售價:NT$
301.0

《
中国国家地理 美丽的地球·生命交响(全6册)
》
售價:NT$
2897.0

《
前世今生:穿越时空的灵魂伴侣
》
售價:NT$
301.0

《
出瀛海:晚清诗人的海外观察与体验(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全球视野下的中外交流史力作! )
》
售價:NT$
296.0

《
制造规则 : 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
》
售價:NT$
449.0

《
货币与政府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自下而上的力量:民间德育引论”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探索书系”之一,已列入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书稿对当前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探究,对于新时代“立德树人”“德育教育”进行了严肃的、具体的、专业的回应,呼吁让民间德育在社会中、在教育中处于合理的位置。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檀传宝教授主编的“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探索书系”中的一本。丛书是针对当前加强“立德树人”建设的需要而推出的,对“立德树人”进行多方面的理论探究,意在探讨新时代的德育新模式,构建新时代德育新理念。丛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丛书从下面三个维度来探究“立德树人”理论体系:当前德育热点课题的研究,包括网络德育、国家认同、劳动教育等目前德育中的热点选题和亟待突破的德育理论课题;新时代德育实践形式的探索,探索合乎时代要求即教育规律的德育实践形态的理论;德育思想的解释与应用研究,探讨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德育方式。民间文化是个体道德成长的文化土壤。以正式、专业立场为主导的学校德育会导致道德教育的过度标准化、理性化和工具化,使道德教育丧失原有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啊,影响德育的效果。本书通过对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之维的考察,论证了民间文化对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构建了“民间德育”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德育变革的若干设想。本书对于反思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认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
關於作者: |
李乃涛,1988年生,山东阳谷人,教育学博士,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基本理论等。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多部,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
目錄:
|
导 论 一种被忽略的德育形态
第一章 道德教育的“时间—空间”之维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时间之维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空间之维
第三节 时空图景:民间立场的可能性
第二章 道德教育的“民间—官方”之维
第一节 官方与民间的分野
第二节 权力逻辑下的道德教育
第三节 自在逻辑下的道德教育
第三章 道德教育的“民间—专业”之维
第一节 专业与民间的分野
第二节 经验逻辑下的道德教育
第三节 理性逻辑下的道德教育
第四章 民间德育:道德教育的亚形态
第一节 民间德育的时空样态
第二节 民间德育的现实表征
第三节 民间德育的批判性认识
第五章 基于民间德育的学校变革
第一节 学校生活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学校德育的未来趋向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最原初的德育形态是以“习俗式德育”为主 的形式,主要存在于日常生活领域。在人类最初的社会生活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生产生 活的基本经验和维持群体生活的基本规范,而这些内容也更多地体现 了道德教育的起因。时至今日,在现代社会中,尽管分化出“学校德 育”这样的德育形态,但这绝不是德育的唯一形态,甚至不是最有效 的形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从德育形态的历史演变出发,梳理出学校德育的“前世今生”,并对现代社会学校德育之外的形态 进行整理和分析。如何在现代化的视角下分析民间德育形态的现实处 境,同样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要回应上述问题,首先要回答“如何理解民间”这个问题,因为 对“民间”的认识决定了对民间德育的定位和理解。然后再回答民间德育到底包含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形式上具有怎样的表征,民间德育 的边界到底在何处等关键问题。在解决这些基本的关键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民间德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内在机制?又遵 循着何种逻辑?特别是,民间德育与学校德育之间存在着何种关联? 倘若用民间德育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学校德育,是否能够发现学校德育 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学校德育面临的历史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