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售價:NT$
653.0

《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售價:NT$
714.0

《
MATLAB入门与应用实践(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607.0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售價:NT$
500.0

《
信用债投资笔记:交易策略+基本面分析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众人皆知读经典、勤临床是学好中医的不二法门,但如何读经典,如何勤临床?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常使中医学者望洋兴叹,甚至望而却步;中医理论百家争鸣,亦使中医学者不能分辨根本而趋之若鹜,最后落得个“邯郸学步”,临床疗效平平。曾国藩言:“凡专一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专注于经典,心得固然可贵,但对待疑义之处,如何能跳脱出来进行客观的逻辑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本书作者青年中医才俊——柳红良,一直坚持研读经典,潜心求索,从《内经》到伤寒,继而到温病;从医理到脉理,从治法到方药,处处求真释疑,亦对经典中的“疑义”有了一些客观冷静的思考。本书按照“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思维,反思一些中医核心理论的逻辑,使经典落实到临床,令中医学者不再望“经”兴叹,“明于”中医经典思维,寻找中医经典中的逻辑,踏上追求中医效验的征程。
|
關於作者: |
柳红良,山东烟台人,中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首都名中医学术继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坚持研读中医经典,力求将中医经典理法思维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证注重“脉证并治”“针药并用”。先后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曾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经典与临床”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一等奖。
|
目錄:
|
笔墨之气:涵泳体察——中医书籍读法浅谈
读书要切已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
读医论,要虚心涵泳
读经,方可斋心去妄
谁是火鸡?——明于经典,需要逻辑思维
两个假说:可怕的假设
中医某些常识性理论需要思考
左升右降与科里奥利力
阴阳消长:非彼此消长,而是稳态
中医为何姓“中”?大医学观很重要
阴阳的思考——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日三阴三阳
阴阳变化的本质:能量守恒
感谢刘慈欣的《三体》
三阴三阳
何为“病进”或“传经”
中医是顺势而为的医学
六经与六病——六经辨证,其本质为“六病辨证”
……
|
內容試閱:
|
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样一位年轻作者的书?
因为这位年仅34岁的青年中医,在诊疗水平和门诊量、在对经典的理解和应用上,已经基本接近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名老中医”的平均水平。
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如何落实“早跟师、早临床、学经典、用经典”,尤其是如何树立“中医思维”,如何走出“临床瓶颈”的作品。
不仅仅代表了青年中医的成长之路,也体现了广大中医临床大夫,如何更好提升临床思维的深入思考。
本书的风格,类似于畅销学术著作、何绍奇先生的《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由多个临床焦点的话题性主题构成。结合临床,将自己一些中医临证思维和对难点、焦点问题的思考和盘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