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河落日耀金戈——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征战史例 》(以十场战争解读千年边塞历史,再现“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热血豪迈)
》
售價:NT$
194.0

《
瀛波志(大都会南部边缘的乌夜与拂晓,社幻小说家的机械奇趣宇宙志。一部百科全书式小说,陆源将中文重新淬炼了一遍)
》
售價:NT$
500.0

《
黑暗时代的哲学家(哲学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面对历史的洪流,哲学何为?)
》
售價:NT$
398.0

《
国魂 : 甲午( 全三册)
》
售價:NT$
826.0

《
我想当数学家
》
售價:NT$
713.0

《
产业变局与四个“铁三角”(精准锚定产业演进方向,高效挖掘变局创新机遇)
》
售價:NT$
296.0

《
游戏直播简史:重塑游戏、电竞与情感经济(薄荷实验)
》
售價:NT$
469.0

《
引凤归(全2册)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20世纪,大量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很少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人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以至于人们习惯于将墓葬看作是埋藏宝藏的地方。本书是巫鸿长期思考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一个总结,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
|
內容簡介: |
《黄泉下的美术》是巫鸿对中国墓葬艺术传统的综合性研究。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關於作者: |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北京故官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 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 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 1996 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 20世纪 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木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多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
目錄:
|
导言
空间性
从椁墓到室墓
三重宇宙
再现灵魂
物质性
明器
墓俑及其媒质
身体:保存和转化
时间性
宇宙/神话时间
“生器”
历史叙事
旅行
尾声:写照墓葬
注释
全书所涉墓葬索引
|
內容試閱:
|
古代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持续发展的历史,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历史上无前例。……二是在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墓葬传统不但锻造出了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和形象思维方式,同时也发展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特别是和中国人生死观和孝道思想息息相关的概念系统。……三是墓葬艺术还没有像书画、青铜、陶瓷或佛教美术那样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中形成一个“专门领域”或“亚学科”,发展出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我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之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
——巫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