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NT$
245.0

《
马长寿内陆欧亚学文存(全三集)
》
售價:NT$
2030.0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异国行旅备忘录,记载无常的实体、致命的幻灭
自南向北横跨半个中国,“芥川记者”直击现场的近代中国一手史料——
松田龙平主演NHK纪录片《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取材篇目!
从日本北九州门司港乘船至上海,到汉口乘坐京汉铁路北上,沿途过郑州、洛阳、龙门抵达北京,后乘旧南满铁路经过天津、沈阳返日。百年前的西湖、寒山寺、未经战火的长沙古城;雍和宫、什刹海、紫禁城……至今亦是享誉海内外的名胜;而上海的黄浦公园、江苏的蜀冈、湖北的古琴台、北京的吉祥戏院……
上至章炳麟、郑孝胥、李汉俊等名士的衣装行状、家宅儿女;下至烟花柳巷的血泪温柔乡、残酷异人谭——
不仅仅是游记!
主人公视角“文字记录片”,大文豪的嬉笑怒骂、癖好隐疾尽收眼底——
精通汉典的他,学会说的头一句中文却是“不要”;
情史堪称丰富,却被中国女性的耳朵迷得神魂颠倒;
头一次听京剧,直叫要聋了;初见水牛,吓得不敢动弹;
登玉泉山观光,心心念念的只有玉泉山汽水;
旅途中仍胃病高热不断,打了好几次回家的退堂鼓……
以芥川的名义,集结深耕日本文学学者,名译精校,倾力打造——
由深耕多年的日本文学学者、日语翻译领域
|
內容簡介: |
“浪漫主义啊,去你的吧!”
1921年,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以特派记者身份到中国取材。从南北上,上海、长沙、洛阳、北京……在大半个中国留下足迹。
《中国游记》就是这次旅行的见闻记录。书中对当时的世风民情进行了真实反馈,还留下了作者拜访章炳麟、郑孝胥、辜鸿铭等历史名人的谈话记录,100%呈现一位与社会共同烦恼的洁癖生活者姿态,再现当时动荡中国和焦土之上仍然保留的历史之重、华夏风情。
|
關於作者: |
芥川龙之介(1892—1927)
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巨擘。
常年埋首书斋,短短三十五年间,创作超200篇作品,独步日本文坛。他以清冷灵动的文字、奇趣深沉的巧思,揭露阴暗丑陋,展现对社会的思考与质疑。
丛书主编 魏大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国际芥川学会中国分会原副会长。主要译著:田山花袋《棉被》、太宰治《人间失格?斜阳》等。
|
目錄:
|
上海游记
江南游记
长江游记
北京日记抄
一束杂信
|
內容試閱:
|
读一读中国的小说,里面有很多故事讲到放荡公子或仙人扮作乞丐。那是由中国的乞丐自然衍生的浪漫主义。日本的乞丐没有中国那种超自然的污秽,无法生成那样的故事。——《上海游记?城里(中)》
西湖就在眼前泛着波光。湖水涌动拍打着岸边的石缝,轻柔温雅。湖边有三个身着蓝色衣裳的中国人,一个在洗褪了毛的鸡,一个在洗旧棉袄,还有一个在稍远的柳树根处悠悠然钓鱼。忽然那人高高扬起鱼竿,钓钩上一条鲫鱼活蹦乱跳。这番光景,给人恬静的感觉。——《江南游记?西湖(四)》
桃色与金色——这种颜色的组合有着足够异常的触感,非常具有现代南国之特色。我不知怎的,觉着这塔上或许会置有中国菜肴。——《江南游记?苏州城里》
暮归。俯卧寒驴上,常行在水畔,夜来停泊船,篷帆连篷帆。月明、水霭,两岸白壁影,朦胧水面,时而窗下细语,红烛光影相伴。又跨石桥,但闻桥上人,胡琴三两声,望去已无踪,唯见桥栏高。——《江南游记?苏州的水》
我总觉得,在扬州地下长眠的人似乎都在微笑着。——《江南游记?古扬州(中)》
在有些昏暗的大堂时,我有一种幸运的感觉。……不要说这个大堂的主人——欧阳修了,就连来此游玩的乾隆皇帝也必定跟眼下的我一样,享受了一番悠然自得的情趣。在此意义上,我虽平庸,却也得以与古人缄默相会。——《江南游记?古扬州(下)》
各位考试落第,并非出自能力不足,仅仅是偶然之不幸罢了。自古以来,中国的小说作家们为使偶然成必然,以各处贡院为舞台,创作出因果怪谈。可那是不足信的。不如说,那些作品表明他们也明确知道,考取之偶然是靠权势来决定的。各位尽管考试落榜,但不可怀疑自己的能力。如若怀疑,其结果是诸位将毁灭掉自己,同时还使那些先中榜的考官陷入精神杀人之犯罪事实。实际上,我辈虽然落榜,却丝毫不怀疑自身的才能。因此当时的考官大人在与我接触时,也似乎没感到良心的斥责。
——《江南游记?南京(上)》
名山、名画、名人、名文,一切带有“名”的东西,皆因我们重视自我,成了传统的奴隶。——《长江游记?庐山(下)》
紫禁城,一场噩梦。比这夜空还要庞大的噩梦。——《北京日记抄?名胜》
客栈的窗棂外是淡黄天空。打麦时节滚滚尘埃中的天空几近暮色。“打麦时节尘埃夜,童子可安睡。”——《一束杂信?洛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