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NT$
915.0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NT$
347.0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NT$
305.0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NT$
653.0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NT$
347.0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注意围绕着未来矫正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的要求与职业能力的需求,注重实操能力。以专题的形式,以成果为导向,经过大量的基层调研,明确在矫正教育中,未来的矫正教育工作者可能面临的矫正问题;分析矫正教育者(尤其是未来的矫正教育工作者)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盲区及误区,培育未来的矫正教育工作者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等工作伦理道德;从文化的视角明晰矫正的内涵,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矫正资源和矫正价值,在大矫正的理念下,将违法矫正体系与犯罪矫正体系纳入了研究范畴,研究对象更丰富、更多元,更有助于以文化的视角理解当代的矫正制度。
|
關於作者: |
张利,女,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博士。主持和参加多个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出版专著1部,在《河北学刊》《河北法学》《河北大学学报》《中国监狱学刊》《犯罪与改造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荣获第十一届、第十三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第十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保定市第八届、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曾获保定市大中专院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
|
目錄:
|
绪 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第二节 文化与矫正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矫正价值分析
第一章 “仁”文化与矫正
第一节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仁”文化
第二节 矫正语境下的“仁”文化
第三节 案例实操
第二章 “孝”文化与矫正
第一节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孝”文化
第二节 矫正语境下的“孝”文化
第三节 案例实操
第三章 “义”文化与矫正
第一节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义”文化
第二节 矫正语境下的“义”文化
第三节 案例实操
第四章 “信”文化与矫正
第一节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信”文化
第二节 矫正语境下的“信”文化
第三节 案例实操
第五章 “家”文化与矫正
第一节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家”文化
第二节 矫正语境下的“家”文化
第三节 案例实操
第六章 “和”文化与矫正
第一节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和”文化
第二节 矫正语境下的“和”文化
第三节 案例实操
主要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中国传统文化与矫正》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我校作为司法警官院校,学生专业特色鲜明,行业特点突出。因此,如何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政治性引领和爱国主义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政治建警、对人民警察政治素质要求的具体举措。
在此背景下,本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大力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教育矫正的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注意围绕预期学习成果——未来矫正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的要求与职业能力的需求,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力图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与专家、同伴讨论。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思维与模式。
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有助于培养一个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又具有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教育矫治能力的监狱等矫正教育场所的人民警察。
1.时代性。中国现在已经进入百年来最为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2020年5月11~12日,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矫正》课程站在历史的新节点上。
2.高阶性。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知识的传授与提高学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矫正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3.创新性。司法警察类院校目前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罪犯改造》,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介入下的罪犯矫正目标。本课程包括但不仅限于此。本课程在大矫正的理念下,将违法矫正体系与犯罪矫正体系纳入了研究范畴,研究对象更丰富、更多元,更有助于学生以文化的视角理解当代的矫正制度。
4.实用性
(1)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大量的基层调研,明确在矫正教育中,未来的矫正教育工作者可能面临的矫正问题;
(2)带领学生共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矫正理念与矫正价值,分析矫正教育者(尤其是未来的矫正教育工作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盲区及误区,培育未来的矫正教育工作者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等工作伦理道德;
(3)通过实操课,提高未来矫正教育者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改造等职业能力。
本书的写作目标是:
知识目标:从文化的视角明晰矫正的内涵,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矫正资源和矫正价值。
能力目标:探索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矫正方式方法,优化教育矫正方案,提高学生从事教育矫治工作的能力。
思政目标:着眼于修身立德,注重提升学生人文道德素养;着眼于家国与家风,强调社会与家庭的责任感;着眼于敬业奉献,着力于培育学生职业道德,努力引导学生立德、立言与立行。
本书撰写分工:
绪 论 张利
第一章 陈春风、刘德兴
第二章 张利、刘德兴
第三章 胡平、公付龙
第四章 陈春风、田长锁
第五章 宋秋英、公付龙
第六章 刘佳、田长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