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病到天年2 (全新修订版)大病预防先除湿
》
售價:NT$
347.0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丛书编者们推动财政政治学发展的努力,主要是希望继承和拓展在财政思想史上被忽略或被边缘化的一种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在文献上既体现在各类专著中,也体现在大量分散在各类甚至是各个学科的学术期刊中。这些研究跨越了多个世纪,来源于不同的语种和国家,涉及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甚至可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学术思想史上还同时得到过极高或极低的评价。这些研究共享了一种“视界”,它不同于在社会控制取向下计算资源配置最优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财政经济学研究,而是在个体自由取向下努力揭示财政制度形式与国家治理、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内在联系。编者们选择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希望基于财政的维度来理解、解释和识别大规模的国家治理变革与社会变迁,同时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形成特定财政制度的社会条件以及特定财政制度怎样塑造社会条件。
|
內容簡介: |
本书致力于成为国内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研究的指导书籍,选择13篇国外研究财政政治问题的论文、名作选文(其中多数篇章首次翻译为中文)和3篇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综述论文,加以分析研究和总结,归纳财政政治的研究特点、发展趋势,以便为国内学者提供此领域的研究概貌、方法路径和文献线索。无论是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本书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前沿性、指导性,适合从事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研究和学习的人员阅读,也适合对财政政治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守刚,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史、西方财政思想史、财政政治学。代表著作有《财政中国三千年》《打开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政治》《国家的财政面相》《中国古代治国理财经典阐释》《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等,(联合)主编 “财政政治学译丛”“财政政治学文丛”“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等。
刘志广,经济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社会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出版专著《新财政社会学研究——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发展》,译著《赤字、债务与民主》等,(联合)主编“财政政治学文丛”“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
|
目錄:
|
卷首语
导论1
学 科 起 源
1 财政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路径 鲁道夫·葛德雪12
2 税收国家的危机 约瑟夫·熊彼特26
3 均衡与意大利财政社会学 迈克尔·麦克卢尔58
历 史 资 源
4 托克维尔: 财政社会学的先驱 马克·勒鲁瓦86
5 官房主义: 财政新科学的沃土 理查德·瓦格纳125
发 展 设 想
6 两种不同的财政理论构建比较 理查德·瓦格纳142
7 财政社会学: 研究什么? 尤尔根·贝克豪斯169
8 历史的惊雷: 新财政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 艾萨克·威廉·马丁 阿杰·K. 梅罗特拉 莫妮卡·普拉萨德190
9 财政社会学: 设置一个研究议程 拉斐尔·马奎斯238
经 典 研 究
10 财政理论中国家的角色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264
11 革命的财政因素: 一篇财政社会学论文 弗里茨·卡尔·曼283
12 贡纳、关税、税收和贸易: 政府收入来源的变迁 丹尼尔·塔尔西斯301
13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形成以及治理质量 米克·摩尔323
国 内 研 究
14 “比较现代化”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 林光祺 洪利华354
15 比较政治学视角下的国家理论发展 张长东382
16 金融化与国家能力的增强——基于中国金融化的案例研究 刘长喜 桂勇 于沁418
主编后记451
|
內容試閱:
|
卷首语
在策划“财政政治学译丛”“财政政治学文丛”时,我们产生了要编辑出版《财政政治的视界》文集的初步设想。“译丛”主要出版的是国外学者的专著和已出版的论文集,“文丛”主要出版的是国内学者的专著。可是,仍有大量有价值的国内外文献因各种原因无法被纳入“译丛”或“文丛”中,因而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作为“译丛”和“文丛”的有效补充。现在,在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作为“文丛”的续编,“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也开始出版了,于是我们将已经筹备了几年的《财政政治的视界》纳入“论丛”中,这也算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期望《财政政治的视界》能成为国内学界翻译、传播、交流、研讨财政政治学的新平台。
正如“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的“主编后记”所阐明的,我们推动财政政治学发展的努力,主要是希望继承和拓展在财政思想史上被忽略或被边缘化的一种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在文献上既体现在各类专著中,也体现在大量分散在各类甚至是各个学科的学术期刊中。这些研究跨越了多个世纪,来源于不同的语种和国家,涉及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甚至可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学术思想史上还同时得到过极高或极低的评价。在我们看来,这些研究共享了一种“视界”,它不同于在社会控制取向下计算资源配置最优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财政经济学研究,而是在个体自由取向下努力揭示财政制度形式与国家治理、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内在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此并不希望给“财政政治的视界”进行严格的界定,我们所说的“视界”并没有库恩所说的“范式”或拉卡托斯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那样严格。
在《财政政治的视界》选译(编)的论文中,大家会看到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是“财政社会学”而非“财政政治学”,但这并非是我们“移花接木”或“张冠李戴”,而是从创立者的意图和所使用的方法来说,二者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财政政治学文丛”的“文丛后记”中,我们曾简要地阐述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在“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的“主编后记”中,我们也重申并补充了有关观点。我们选择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希望基于财政的维度来理解、解释和识别大规模的国家治理变革与社会变迁,同时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形成特定财政制度的社会条件以及特定财政制度怎样塑造社会条件。
我们期望《财政政治的视界》能过一段时间出版一辑。本辑《财政政治的视界》选录的文献主要有三种来源: 一是在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发展史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译文),本辑来源主要是英语文献,我们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来自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等多语种文献的译文;二是对于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选文,它们大多来自外文专著,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便将全书译为中文,我们就选择其中具有重要理论探索意义并有相对独立性的篇章翻译后编入;三是国内学者在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或对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的文献综述。
感谢学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编辑出版的“财政政治学译丛”“财政政治学文丛”“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的大力支持,也衷心期待以《财政政治的视界》为开篇的“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能得到学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