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学的诞生
》
售價:NT$
347.0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NT$
653.0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NT$
403.0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NT$
321.0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NT$
403.0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NT$
704.0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NT$
403.0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以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美国南方地理空间为切入点,研究具体的地理空间塑造与作品的政治想象之间的关联。第一章主要讨论了莫里森早期小说中南方地理空间与黑人青年的身体实践及种族身份的关系,指出前者对后者的主体性及文化身份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探究了其“历史三部曲”主要以记忆为手段呈现了美国内战前后和南部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获得自由及其建立家园的种种努力。研究表明了美国南部在非裔美国人建立家园的历史性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第三章主要关注的是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命运。研究展现了当代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南部乡村若即若离的关系。第四章中,研究把地理空间叙事置于现代性视野之下,探讨了美国南方乡村对当代非裔美国人治愈都市伤痛、战争创伤、种族迫害等具有重要意义,叙事呈现出向早期创作回归的倾向。最后,结语部分对作家创作中塑造的美国南方空间做了总结,同时结合非裔美国人的人口发展趋势及现实境遇进行了分析,最终就莫里森作品中的美国南方整体形象、意义及作家的立场等做了综合评述。
|
關於作者: |
张银霞,女,1983年生,宁夏吴忠人。201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现任北方民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项目两项 ,校级项目两项,曾在《外国文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
|
目錄:
|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家园困境与莫里森小说中的地理现象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阐述
三 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第一章 体验南方: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建构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建构:《秀拉》中的身体实践
一 界域化空间:梅德林“底部”
二 女性身体实践与主体性建构
三 解域化身体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塑造南方与文化身份认同:论《所罗门之歌》
一 先天不足:种族身份与价值观的断裂
二 沙理玛:非洲和美洲的共生体
三 黑人文化英雄再造
小结
第二章 回忆南方: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
第一节 《宠儿》中的记忆政治
一 回忆“甜蜜之家”与奴隶身份确证
二 一百二十四号鬼魂与奴隶制遗产
三 “林间空地”仪式与黑人的自由之路
第二节 南方乌托邦实验:《天堂》中的政治实践
一 黑文的创立及其前现代乌托邦形态
二 鲁比:现代化进程中的黑人城镇
三 女修道院:种族融合的政治样板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南方: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伦理关怀
第一节 《柏油娃娃》中流动的地域与身份
一 加勒比海骑士岛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二 纽约与黑人文化身份重塑
三 埃罗和“局外人”
四 巴黎及其他与身份漫游
第二节 《恩惠》:殖民时期的种族景观及种族主义生产
一 从“弃儿”到“主人”:欧洲白人移民的身份转变
二 “本土的背井离乡者”:印第安人主体性的失落
三 非洲黑人奴隶的“他者化”
小结
第四章 回归南方:现代性视野下的地域构想
第一节 《爵士乐》:音乐、小说形式与政治
一 爵士乐与小说形式
二 移民潮、北方都市和爵士乐
三 南方经验与爵士乐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论《家》的反现代性叙事
一 战争与人性的失落
二 人体医学实验、“斗狗”:种族迫害与伦理
三 南归:塑造乌托邦和文化救赎
小结
结语
一 作为虚构和象征的南方
二 南方与非裔美国人的家园
三 保守退避抑或野心勃勃?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