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245
			  
			 
	
			 
			《 
			绝美克孜尔:细品中国石窟奇迹
			》  
			 售價:HK$ 
			857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內容簡介:  
         
         
           
            本书通过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方法的研究,向企业提供了可以提升员工学习效果与业绩的培训方案。本书引入了大量练习,目标是向培训师介绍杰出的培训原则。作者主张成人培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不能变成培训师对学习者的简单灌输。培训师需要引导、激励学习者自愿主动地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同时,成人培训需要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对话,也就是进行交流和有意义的互动,从而改变学习者。如果你相信学习是愉快的、交互式的,如果你想要做真正的有效的培训,那么本书可以帮你成为一个好培训师。
           
         
      
      
      
      
         
          關於作者:  
         
         
           
            哈罗德·D.斯托洛维奇(Harold D. Stolovitch)与艾瑞卡·J.吉普斯(Erica J. Keeps)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开发人类的潜能。他们在培训和工作表现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加起来有70多年之久。他们凭借自己在研究和咨询方面的权威性,参与了众多大型组织和企业的培训项目,其中包括惠普、甲骨文、通用电气、亚洲电信等。他们是 HAS 学习与表现咨询有限公司(美国)及哈罗德·D. 斯托洛维奇有限公司(加拿大)的负责人,也是商业、工业、政府和军队领域的培训技巧和人力绩效研究专家。
 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哈罗德获奖无数,包括 Thomas F. Gilbert 专业成就奖和国际绩效促进协会(ISPI)*高荣誉——终身会员资格。基于在培训指导和绩效促进方面的出色贡献,艾瑞卡获得国际绩效促进协会( ISPI )卓越服务奖。
           
         
      
      
      
      
         
          目錄  :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类学习者
 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第1章 学习并非易事  / 2
 挑战一  / 2
 挑战二  / 4
 本书创作意图  / 8
 第2章 对一些“熟悉的术语”进行说明  / 9
 基本词汇  / 9
 两个关键原则:培训师、教练或者教育者的“修炼秘籍”  / 14
 现场培训和借助远程技术手段培训的效果是相同的  / 16
 本书有哪些内容及为何这样安排  / 17
 请记住  / 19
 第3章 人类学习者  / 20
 什么是学习  / 21
 我们如何学习:感知、过滤和记忆  / 23
 对于学习者和培训师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 30
 请记住  / 30
 |第二部分|
 优秀培训师须知
 第4章 让学习者学有所成  / 34
 不同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 38
 学习的关键要素  / 44
 对于能力、知识背景和动机的适应程度的差异  / 49
 请记住  / 51
 第5章 成年人的学习原则  / 54
 受欢迎的课程和不受欢迎的课程  / 55
 成年人学习的四大关键原则  / 57
 成人学习原则的关键  / 75
 请记住  / 75
 第6章 设计出色培训项目的五步模型  / 79
 研究学习后总结出的六大通用原则  / 80
 将培训内容结构化的通用模型  / 89
 培训课程计划表  / 95
 培训课程提纲  / 99
 应用五步模型对现有培训进行改进  / 105
 五步模型的终极回顾  / 107
 请记住  / 107
 第7章 帮助学习者记忆  / 112
 元认知:掌控学习  / 113
 认知策略:如何学得更快、更好、付出更少  / 119
 请记住  / 133
 |第三部分|
 应用学到的知识
 学习调查工作
 第8章 培训方法及各种学习活动  / 136
 4种主要培训方法  / 137
 4种培训方法的融合  / 141
 25项可用的培训活动  / 143
 活动总结  / 166
 活动篇闭环  / 167
 请记住  / 168
 第9章 测试与考试的区别  / 171
 为什么要教给你这个小窍门  / 173
 测试与考试  / 176
 怎样设计测试  / 180
 创造测试  / 184
 请记住  / 191
 |第四部分|
 用科技手段培训和学习
 第10章 培训与科技手段  / 196
 科技手段是什么,对学习的作用是什么  / 198
 理想vs现实  / 199
 在学习中运用科技手段,我们现实的期待是什么  / 199
 我们是否应该忽略科技手段  / 200
 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买家请注意)  / 201
 承诺、承诺、承诺  / 211
 请记住  / 213
 第11章 运用科技手段学习:行动起来  / 216
 对与错  / 217
 是什么促成了高品质的在线学习  / 219
 在线学习不是你所做出的第一个决定  / 223
 混合式学习  / 227
 如何混合  / 228
 超越传统意义的混合式学习  / 229
 新型非正式学习方法  / 231
 网络2.0的出现  / 232
 结合网络2.0进行培训  / 235
 资源与范例:在学习中运用新媒体的观念  / 238
 新型混合式学习与未来式培训  / 240
 请记住  / 240
 利用科技手段学习:“行动起来”  / 243
 |第五部分|
 大功造成
 第12章 对与错:什么是真理  / 246
 学习的关键  / 257
 “对与错”:后一道配对题  / 258
 第13章 交互式培训:对本书的总结  / 261
 对本书的迅速回顾  / 261
 一些需要我们思考的东西:由卡尔·荣格引发的思考  / 264
           
         
      
      
      
      
         
          內容試閱  : 
           
         
         
           
            |前 言
 难以想象,距离我们沉下心来写《交互式培训》第1版已经过去了近十年。本以为已经完美地完成了这部作品,但当我们筹划着写一版更新、更具价值的《交互式培训》时,还是思如泉涌。我们怎能拒绝得了这么诱人的邀约呢?在《交互式培训》第1版出版后,培训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该如何阐述又应该阐述哪些方面呢?
 《交互式培训》第1版出版后的反响十分热烈。我们收到了成百上千的读者来信,他们纷纷表示这本书影响了他们及其企业的培训方式。我们也收到了学校教师和家长们的来信,他们声称自己掌握了《交互式培训》中的原则和策略。信中除了赞辞还有一些实例反馈。当我们收到读者来信,信中表示他们想要更多建议时,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更令我们开心的是读者能够有所收获。
 2004年,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出版了我们撰写的本书姊妹篇《从培训专家到绩效顾问》(Training Ain’t Performance),这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如何才能提高人们在工作中的表现。2005年和2006年,我们出版了两本工作手册:《超越交互式培训工作簿》(Beyond Telling Ain’t Training Fieldbook)和《从培训专家到绩效顾问训练手册》(Beyond Training Ain’t Performance Fieldbook)。这些作品助力我们在全球企业里落实我们的培训方法。
 出版“交互式”系列书籍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方式。事实上,基于人们对《交互式培训》的广泛关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邀请我们在全美国开展关于交互式培训的小型研讨会。随后,交互式培训的项目被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和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的地方分会,以及加拿大培训与发展协会(CSTD)、企业、政府机构及全世界范围内的非营利性机构引入。谁能想象到《交互式培训》的现场培训能够达到平均每年20次。
 创作《交互式培训》第1版的过程令人十分愉快。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本典型意义上的书,更多的是我们对培训进行的一场交流。我们的职业生涯(加起来差不多有80年)都致力于教学、设计课程、帮助企业创作提升学习效果与绩效的方案,以及进行学习与工作绩效方面的研究。这些年,我们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有涉足,并发表了很多专业性、科学性强的作品。《交互式培训》与我们以往所写的书都不同,第2版依旧会忠实于第1版的写作方法与写作风格。
 相较第1版,我们摒弃了很多写作中的惯例。我们搜寻研究并引用资料,为支持或更新内容加入更多的依据,使得第2版更具价值,单是完成这些我们就高强度地工作了两年。但这个过程既令人兴奋又具有启迪意义!阅读文献、手稿、报告、研究摘要、元分析研究资料、书籍,甚至是采访摘要,都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当为新书搜罗素材时,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关学者能够分享我们发现的东西。
 像第1版一样,我们在写作中保留了对话的风格—几乎是口语化的。我们也运用了对话、旁白、趣味练习、挑战,以及任何我们认为能够让读者读起来更舒适的方式。
 为了写《交互式培训》第2版,我们为学习与培训(就是采取刻意行动刺激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及让行动产生效果)引入了已被大量研究及专业培训流程证明过可靠又吸引人的实践,相比专业、科学期刊的表述,更容易被人接受。我们致力于为新晋培训师和经验丰富的培训师提供最佳培训原则,这些人士都在寻找解释和确认为什么有些办法有效(或无效)。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故意简略”研究发现。我们非常勤奋地工作,就是为了维护对各位研究者和作者作品的忠实度,同时修改语言(绝不会是观点或发现成果)使他们的发现成果对广大的培训者来说更容易理解。在最新版本中,我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培训与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如何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当我们写第1版时,职场学习就已经被转化成我们意想不到的多种方式了。
 出于对科技手段与培训的尊重,我们认为涵盖这些不断变化的内容的最好办法就是听从比我们专业知识更丰富的人的建议。幸运的是,我们的同事兼朋友马克·J.罗森伯格(Marc J. Rosenberg)接受了我们的邀请,成为本书写作团队中的一员,他出版了多部在线学习与运用技巧来提高人们工作表现的论著。在这本书中,他与我们共同创作的部分是“用科技手段培训和学习”。这一部分由两章组成,一章提供了运用科技手段培训与学习的历史观念和概念框架,另一章更加实用,包含了很多在工作中运用科技手段的例子。感谢他与我们分享的知识和智慧,他拓展了《交互式培训》第2版的内容,使其更具价值。
 我们把本书分成五部分共13章。前两章是本书的概要内容,以及为接下来的介绍勾勒出一幅路线图。随后的几章提供了材料和工具,使本书的内容生动、形象。每一章开头都对本章所强调的内容做出一个简洁的概括,帮助读者了解本章内容。为了避免过多的“讲述”,每一章都包含很多旨在使读者参与其中的有意义的活动。所有章(除了第 1 章)的后半部分都有一些简单、总结性的练习和活动,它们可以在读者读完本书时提醒其回忆所学过的内容,并且帮助其记住关键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见到以下图标:
 这个图标用以标注对读者来说很重要的部分。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