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售價:NT$
500.0

《
信用债投资笔记:交易策略+基本面分析
》
售價:NT$
449.0

《
神秘欢娱:人与香烟500年
》
售價:NT$
505.0

《
口腔修复学精要(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口腔医学译著
》
售價:NT$
857.0

《
宠物驯养技术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中国社会学史·第二卷:群学制度化》论述了群学从荀子创立的元典形态到秦汉时期制度化形态的演进。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大乱转为大治的时期,制度建设是这一时期的主题。秦汉基本制度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基础。本卷分析了这一演进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以及实现机制,论证了群学制度化在秦汉基本社会制度建设中的历史作用;从秦汉时期的丰富典籍中,精选出130多个命题,构建了群学制度化的命题体系,以此证明就重视制度研究而言,群学与西方实证社会学在研究主题、客观原则、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都是“正同”的。群学制度化系列命题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今天的制度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
關於作者: |
景天魁,1943年生,山东蓬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1987)。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副主任。曾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所长(1995—2006),国际社会学会(IIS)副会长(2001—2005)等职。为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首席科学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6)。主要从事社会发展理论、福利社会学、时空社会学研究。代表性专著《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被评为社科优秀图书(1990)。出版《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等多部独著,另有《时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等多部合著,在《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目錄:
|
上册
总序 论群学复兴
一 群学正名
二 群学要义
三 群学特质
四 群学新命
前言 论群学形态——群学从元典到制度化的演进
一 引言
二 群学演进的开启
三 群学形态的演变
四 群学演进的实现机制
五 群学与学科存在方式
六 结语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第一节 从学科属性视角观察秦汉群学制度化
第二节 从社会价值系统视角观察秦汉群学制度化
第三节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考察秦汉群学制度化
第四节 秦汉群学制度化的历史地位
结语
第二章 群学制度化的社会基础
引言
第一节 秦汉制度建设的大变局
第二节 秦汉基本社会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秦汉制度体系的奠基性
第四节 群学参与秦汉制度建立的机制
第五节 群学制度化的延续与演变
结语
第三章 群学制度化的思想基础
引言
第一节 荀子群学对秦汉基本社会制度建设的影响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与秦汉基本社会制度建设
第三节 黄老之学与汉初社会制度建设
第四节 董仲舒与汉代社会制度建设
第五节 《白虎通义》与汉代社会制度建设
第六节 秦至西汉与群学制度化相关之其他思想家举要
第七节 东汉时期与群学制度化相关思想家举要
结语
第四章 合群修身系列命题的制度化
引言
第一节 仁德义善以立身
第二节 好道勤学以成人
第三节 兴学读经以育人
第四节 尊礼重信以交友
结语
下册
第五章 能群齐家系列命题的制度化
引言
第一节 孝老事亲成礼制
第二节 家庭关系讲秩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