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文传统一(“人文传统”系列丛书第七版,人文传统1:史前时期—中世纪,回溯人类文明的源头)
》
售價:NT$
653.0

《
西瓜船
》
售價:NT$
255.0

《
轻松阅读: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
售價:NT$
305.0

《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售價:NT$
1856.0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集成式机器学习算法理论与应用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程,也对信息时代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不断发生变革。混合式学习是当前国际教育界广泛倡导的教育理念,是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种种因素的限制,农村中小学在诸多方面面临着发展困境,导致了城乡之间和农村各学校之间的教育沟通交流封闭或者无法长期持续性进行。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逐渐打破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地域限制,同时,互联网的共享性极大拓宽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书是基于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发展以及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以混合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深入研究实施混合学习的机制、模式、策略等问题,以期能够为消除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寻求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
關於作者: |
王淑莲,现任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任丽水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行政总支副书记、高教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丽水市138人才,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纵向、横向课题40余项,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丽水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
|
目錄:
|
第一章 混合学习模式的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时代的呼唤和技术的力量
第一节 现实的困境和时代的趋向
一 协同发展主题下“乡村弱”的现实存在
二 混合学习技术促进协同发展的支点可能
第二节 先贤研究:经验与启示
一 混合学习:从理论到实践
二 共同体发展:在地化到网络化
三 研究进路:实践理论实践的循证
第二章 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现有理论和实践支持
第一节 城乡协同理论
一 协同学理论
二 中国特色城乡协同发展理论
三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四 共同体理论
五 学习共同体理论
第二节 教师学习共同体理论
一 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阶段理论
二 教师学习共同体常用的学习形态理论
三 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理论
第三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
一 城乡教育统筹治理理论
二 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
第四节 城乡教育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
一 城乡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的整体架构
二 大数据支持的乡村教研共同体建构
第三章 混合学习的城市中心学校与乡村学校协同实施机制研究
第一节 混合学习的城市中心学校与乡村学校协同理念
一 混合学习的特点
二 混合学习的意义
第二节 基于混合学习的城市中心学校与乡村学校协同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 混合学习模式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 混合学习模式选择与设计的类型
第三节 混合学习的城市中心学校与乡村学校协同评价机制
一 混合式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 混合式学习评价的功能
三 混合式学习评价的原则
四 混合式学习评价的基本方式
五 混合式学习评价的基础与前提
六 不同理论导向下的混合式学习评价模式
第四章 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实施混合学习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环境已初具规模
二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第二节 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实施混合学习的制约因素
一 新技术难以融入乡村教学
二 城乡文化差异影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三 乡村教师的信息素质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实施混合学习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问卷设计
一 研究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