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外资与俄国社会经济变迁(1861—1914)(结合一手俄文史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俄国近代转型之路上的关键因素。)
》
售價:NT$
449.0

《
成长手册随即一本+米歇尔家庭教育百科 父母育儿方法指南大全书籍 影响全球百万家长的科学育儿法一站式解决孩子爱顶嘴有逆反心理TS
》
售價:NT$
1038.0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柒)
》
售價:NT$
347.0

《
别字之辨
》
售價:NT$
653.0

《
AIGC革命-产业升级与商业创新
》
售價:NT$
305.0

《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分道扬镳
》
售價:NT$
347.0

《
超级沟通者 与所有人连接的秘密 查尔斯·都希格 著 普利策奖获奖者 《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2》作者 人际沟通畅销书籍
》
售價:NT$
352.0

《
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设计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租佃关系是近世以来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总结历来对于租佃关系的诸种理解,引入“关系”视角,利用清代晚期四川巴县衙门的档案文书,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租佃关系,尤重于探讨租佃关系之中的“情理结构”,即“情理”穿梭在租赁系的复杂实践之中、所呈现的“主客关系”“社会习俗”“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等各个层面上的运作逻辑。从个人性的“拟伦理”到社会的“习惯”,市场的“影响”,再到政府的“裁断”,“情理”不断塑造着地方秩序,也塑造着时人的心态与行动方式。
|
關於作者: |
凌鹏,江西万载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法社会学、中国社会史。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译著有夫马进《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史》(合译)、木下铁矢《朱子:“职”的哲学》等。
|
目錄:
|
序章
一、三个案件
二、“租佃关系”研究史
三、本书的构成
第一章 巴县档案、巴县地方及其租佃类案件
一、对清代巴县档案的介绍
二、清代的巴县地方
三、同治朝巴县档案中的“租佃类”案件
第二章 清代巴县农村的租佃实态——“抗租”、“骗租”与“主客关系”
一、对于租佃关系的三种见解
二、中央与地方的“抗租”和“欠租”
三、同治朝巴县地区的“抗租”诉讼
四、“欠租”、“掯租”与“骗租”
五、“主客关系”:对于同治时期巴县租佃关系的理解
六、新理解及其限度
第三章 “照市纳租”——清代巴县租佃关系中的“减免”习俗
一、清代政府的田租“减免”政策:政策与习俗之间
二、巴县档案租佃契约中的“减免”规定与起源
三、“减免”习俗的具体实施:“如年欠丰,照市纳租”
四、“减租”习俗与“团”之关系:一个理论探讨
第四章 租佃关系、商品经济与农村社会——清代巴县农村的“押佃”问题
一、问题所在与先行研究
二、租佃契约中对“押佃”的规定
三、同治朝巴县农村的诸经济数据
四、押佃、租谷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五、重庆地方的都市 农村经济与押佃
六、商品经济与租佃关系
附:用统计软件R进行平租系数的检验
第五章 情理的“单一维度”与“综合维度”——从租佃诬告案件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多层情理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诬告”概念与已有研究状况
三、诬告的两种类型:“有心诬告”与“非有心诬告”
四、同治时期巴县档案中的“诬告”案件
五、地方官对“诬告”的应对:“情理”概念再检讨
六、传统社会中的多层情理
第六章 清代中后期巴县地区“团”之社会性特征——以咸丰朝巴县档案相关案件为史料
一、问题的提出
二、历代团规之演变
三、团的户数规模与面积
四、咸丰时期团练的各侧面
五、“团”的意义:一种新的“社会性”
第七章 巴县木洞镇及附近的巡检、团约、士绅与知县——兼论清代地方基层治理的结构与精神
一、木洞镇与仁里九甲概况
二、诉讼案件的数量分析
三、“巡检—团约—士绅”的三层结构
四、结构的运作:《巴县档案》(咸丰朝)No.03061
五、地方治理的复杂结构
第八章 租佃、社会与治理
一、问题的推进
二、治理结构与情理结构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