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毕淑敏温暖四部曲 毕淑敏30年散文精华 暖心疗愈 插图典藏(套装4册)
》
售價:NT$
1220.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NT$
398.0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NT$
1010.0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NT$
347.0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NT$
653.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NT$
388.0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NT$
352.0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历史基础进行前瞻性探索,实现在产业发展、村庄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创新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很多地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进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从理论层面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其他地区借鉴和参考提供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指导。在国际层面,一些国家也面临着与中国乡村相似的问题,如产业弱化、村庄空心化,针对这些问题,这些国家也在积极探索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村庄治理更新,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发展路径。为此,本书在重点分析中国乡村振兴案例的同时,从国际比较的视野,选择日本和韩国两国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书希望通过对国内重点案例和国际比较案例的分析,总结乡村发展规律,从而为其他地区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
關於作者: |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担任过世界银行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项目监测与评估专家、“CCTV慈善之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王猛,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社会兼职:青岛市公共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博士后山东校友会副秘书长。
|
目錄:
|
章 农村“时间银行”创新探索:基于大余县水南村的案例分析
节 大余县水南村农村“时间银行”的起源
第二节 水南村农村“时间银行”的相关主体分析
第三节 大余县农村“时间银行”的主要做法
第四节 水南村农村“时间超市”的案例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莱西市金丰公社案例研究
节 莱西市金丰公社参与莱西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背景分析
第二节 莱西市金丰公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分析
第三节 莱西市金丰公社主要做法与效果分析
第四节 莱西市金丰公社创新模式分析
第五节 莱西市金丰公社案例经验总结及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 发展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西滑封村案例研究
节 西滑封村概况
第二节 西滑封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西滑封村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与效果分析
第四节 西滑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信息赋能社区治理:黄山甘棠镇甘棠社区案例研究
节 甘棠社区信息赋能社区治理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甘棠社区信息赋能社区治理的关键主体分析
第三节 “甘棠为村”赋能社区治理的经验做法分析
第四节 甘棠社区信息赋能社区治理的效果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科技赋能乡村治理: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乡村振兴案例研究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主体分析
第三节 戴村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
第四节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效果分析
第五节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经验总结
第六节 杭州萧山戴村镇案例的启示
第六章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创新模式:以赵庄子村为个案
节 赵庄子村引入社会工作的背景与现状
第二节 益民社工的服务类项目与特点
第三节 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双向建构:益民社工的培养模式分析
第四节 益民社工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与功能
第五节 农村社工的专业突围与未来展望
第七章 乡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创新探索:以“童伴妈妈”为例
节 乡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
第二节 “童伴妈妈”项目的介入模式与效果分析
第三节 “童伴妈妈”项目的创新模式分析
第四节 “童伴妈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八章 构建不同产业的晕轮效应:日本小布施町打造比较优势的乡村发展之路
节 小布施町乡村发展背景分析
第二节 小布施町乡村发展的行动主体分析
第三节 小布施町乡村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效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第九章 三重空间生产:日本香川县直岛艺术振兴乡村案例研究
节 直岛开展艺术振兴乡村的背景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