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九色鹿·星槎竞帆 无远弗届:大航海时代亚洲区间贸易
》
售價:NT$
657.0

《
壹卷YeBook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修订版)论世衡史丛书 一本讲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宋代学术与宋代诗学之间紧密联系的专著
》
售價:NT$
418.0

《
政通四海:清代公文、驿递和朝贡体系
》
售價:NT$
454.0

《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
售價:NT$
296.0

《
征服密码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
售價:NT$
383.0

《
国医名师肿瘤临证传薪录
》
售價:NT$
500.0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NT$
347.0

《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 本书为“新迷影丛书”中的一种,该丛书由李洋主编。
* “新迷影丛书”是北京大学图像学实验室主持的长期出版项目,该丛书旨在系统梳理、选编、翻译和推介技术图像时代诸多重要艺术现象、流派、理论话题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经典理论文献,包括但不限于摄影、电影史、实验电影、图像科学、录像艺术、多媒体艺术和图像哲学等领域,丛书主要以专题文献译文集的形式,推动中国学界了解技术图像时代的思想与文化,促进传统的图像研究和电影研究与历史、哲学、社会学、科学史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 本书谈《电影史》却不止于《电影史》,其勾连历史、美学、哲学、档案乃至跨界等多个领域,是当代电影理论研究的有力借鉴。
* 本书整合思想资源,深掘边缘文献,力求用主动的寻找回应来自未来的诉求,是不可多得的电影理论论著。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编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戈达尔《电影史》的评论文章15篇,除了追溯《电影史》完成前的戈氏电影思想与《电影史》的创作方法、过程外,更多的是有关《电影史》在历史、美学、哲学、档案乃至跨界等多领域的剖析,力求用主动的寻找回应来自未来的诉求,向外钩沉被电影学所忽视的来自哲学、史学、社会学、艺术史、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思想资源,向内在电影史的深处开掘新的边缘文献。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孙松荣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博士,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电影创作学系合聘教授。著有《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2013)与《入镜┃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艺术与跨界实践》(2014)。编有《蔡明亮的十三张脸:话语电影研究的当代面孔》(2021)《未来的光阴:给台湾新电影四十年的备忘录》(2022)等。
|
目錄:
|
目录:
孙松荣 / 文
编者导言 唯一戈达尔及其《电影史》
孙松荣 / 文
这座电影出没的城市(2007)
——戈达尔的“反身性”策略
吉尔·德勒兹 / 文
关于戈达尔的三个问题(1976)
孙松荣 / 整理
《电影史》的创世纪(2007)
迈克尔·维特 / 文
《电影史》的史前史(2013)
尤瑟夫·依沙布尔 / 文
戈达尔,现代生活的电影艺术家(2000)
——史实中的诗意
迈克尔·维特 / 文
“戈达尔,电影曾经是什么?”(2000)
——对戈达尔《电影史》中的“电影”分析
安托万·德巴克 / 文
戈达尔与对历史的时代批判(2013)
让 - 吕克·戈达尔 / 文
《电影史》 (1995)
——关于电影与历史
雅克·朗西埃 / 文
无道德的寓言(2001)
——戈达尔、电影、故事或历史
乔治·迪迪 - 于贝尔曼 / 文
《电影史》,就是我(2015)
——“双刃剑”或矛盾的历史
孙松荣 / 文
像是死亡(2004)
——《电影史》的未竟之业及救赎
迈克尔·维特 / 文
变形者(2004)
——作为多媒体装置艺术家的戈达尔
特隆德·伦德莫 /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