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一部三代造神指南,重构夏商周祖先神话)
》
售價:NT$
449.0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NT$
505.0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售價:NT$
959.0
《
论人类的教育
》
售價:NT$
500.0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NT$
454.0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NT$
245.0
內容簡介:
本书在对麦克拉伦教授本人及其亲友、同事进行大量访谈,查阅大量一手文献资料及未刊手稿的基础上,以麦克拉伦教授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学校生活》(Life in School)为线索,从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历程、理论渊源与核心理论武器、主旨、立场与特色四个方面对麦克拉伦的批判教育学理论和实践进行阐释、分析与评价,最后总结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形成因素、影响与局限性,为国内学者进一步了解麦克拉伦教授的批判教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比较全面的解读。
關於作者:
魏凤云,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教课程为《教育哲学》和《教育学原理》。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查普曼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师从彼得·麦克拉伦教授。翻译彼得·麦克拉伦的成名作《学校生活》第六版,预计2022年6月出版。发表过与本书相关的CSSCI论文三篇,英文论文四篇,论文“彼得·麦克拉伦的《学校生活——批判教育学导论》述评”获吉林省第十一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并在第三届国际批判教育学年会上做主题发言。共主持省级科研、教研课题10余项,其中与本书有关的有三项。
目錄 :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基于麦克拉伦的学术地位与贡献
二 基于《学校生活》的独特价值
三 基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与条件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内对麦克拉伦的研究概况
二 关于麦克拉伦的国外研究状况
三 国内外对《学校生活》的研究概况
四 已有研究成果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访谈法
第一章 产生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学校生活》前的思想萌芽
一 从事教师工作前
二 从事教师工作后
第二节 《学校生活》后的思想发展
一 《学校生活》第一版——反思与申辩
二 《学校生活》第二版到第三版——马克思主义的回归
三 《学校生活》第四版到第六版——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
四 后《学校生活》阶段的研究重点——解放神学
第二章 理论渊源与核心理论武器
第一节 批判借鉴多家理论——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
二 美国进步思想、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
三 保罗·弗莱雷与亨利·吉鲁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核心理论武器
一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理想
二 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麦克拉伦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
第三章 主旨
第一节 资本主义体制——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批判的主要对象
一 合理化剥削与压迫的资本主义全球化
二 新自由主义导致的教育私有化与市场化
三 加剧人的物化与异化和阶级复制的标准化考试
第二节 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实现资本主义社会替代形式的实践哲学
一 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一种实践哲学
二 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抵制与替代资本主义的实践方式
第四章 立场、特色与评价
第一节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立场与特色
一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立场
二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特色
第二节 学界对麦克拉伦及其思想的肯定与批判
一 对麦克拉伦的肯定与赞誉
二 对麦克拉伦的批判与攻击
第三节 麦克拉伦对世界各地教育者的影响
一 知行合
二 做有献身精神的知识分子
三 拒绝故步自封
结语
第一节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形成因素
一 内在因素
二 外在因素
第二节 《学校生活》为代表的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影响与局限性
一 影响
二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麦克拉伦提纲
附录二 麦克拉伦世界各地讲学年表(1987-2022)
附录三 麦克拉伦学术作品列表(1979-2022)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