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 內容簡介: |   
          | 《破局——需求不足的成因及解决之道》是一本从经济学原理出发推导出经济困局成因并由此提出解决方法的书籍,由史帆先生的多年思想推演和实践经验汇聚而成。全书以对需求不足型经济危机的剖析为主线,在充分论证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当前可能即将出现的经济困局的前提下,通过“资本收益不可能三角”“企业总体利润源泉定律”这两个理论模型深刻剖析了“静态陷阱”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前者解释了为何一个经济体在中长期历史范围内能够吸收的自发投资总量是有上限的,后者则从企业经营的?度对投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由其成立的三个条件反推控制企业利润,明确了4%这一资本投资红线,进而更好地提出调节市场经济的方法。本书在此基础上对现实形势进行全盘分析,提出了“国股民营”这一解决需求不足困境的建设性方案,即在满足 “两个分离”——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分离以及资本所有者与投资决策者的分离的成熟资本市场中,将资本所有者从个人置换为公有,以此将企业盈余资金吸收进经济循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解决当下经济困境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史帆,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百亿私募致诚卓远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创始人,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副会长。 |  
         
          | 目錄: |   
          | 导言一 003 
 第一章 冲突背后的推手 007
 第一节 不确定的当下 009
 第二节 冲突与需求不足的内在联系 016
 第三节 挑战与未来 023
 第四节 十字路口的行人 030
 
 导言二 037
 
 第二章 值得重视的两条定律 043
 第一节 资本收益不可能三角定律 049
 第二节 企业总体利润源泉定律 059
 第三节 消费由何决定 078
 第四节 两种性质的经济危机 082
 
 第三章 静态陷阱 085
 第一节 银本位下的需求不足 086
 第二节 信用货币社会总需求不足 091
 第三节 额资本增量的影响 092
 第四节 已有经济学措施下的演进路径 097
 第五节 历如何走出静态陷阱 100
 第六节 长期增长的上界 103
 第七节 静态陷阱中若干机制讨论 107
 
 第四章 供给侧不足的经济危机 127
 第一节 对贫穷情况下的危机演化 128
 第二节 低贫富差距模式下的危机演化 145
 
 第五章 需求侧不足经济危机 151
 第一节 从柯立芝繁荣到大萧条 152
 第二节 从经济腾飞到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156
 第三节 经济学派的讨论 162
 
 导言三 185
 
 第六章 通过财富转移来实现的社会代 189
 第一节 财富集中趋势 190
 第二节 财富集中是好是坏 203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贫富分化的演变 207
 第四节 财富转移路径是什么 213
 第五节 财富转移涉及的博弈 215
 
 第七章 通过国债实现的解决方案 225
 第一节 财政扩张、量化宽松和现代货币理论 226
 第二节 为何无限发债无法走出静态陷阱 229
 第三节 以税收替代国债的可行性 231
 第四节 收到的钱如何返回经济体 234
 第五节 我们失去了什么 237
 第六节 国债方案的不足 241
 
 第八章 不加干预情况下可能的演化路径 245
 第一节 目前处于哪种经济困境 246
 第二节 需求型经济危机的未来演化 250
 第三节 现状延续后将失去的东西 262
 
 第九章 未来的破局之道 267
 第一节 国股民营制的目标 268
 第二节 为什么只能是公有制 269
 第三节 一个发达资本市场的现状 273
 第四节 发达资本市场的国股民营思路 279
 第五节 国股民营体系若干问题讨论 286
 第六节 在中国的实践路径 294
 第七节 如何驯化资本 298
 第八节 计划与市场的和谐统一 299
 
 第十章 总结 303
 后记 309
 附录 315
 参考文献 319
 谢 325
 |    |